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蠡湖·挂帆湖上水闻笛野渔家

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蠡湖·挂帆湖上水闻笛野渔家

二千四百多年前,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得大夫范蠡相助,卧薪尝胆,并将容颜绝美的浣纱女西施进献吴王,授以辱身救国的特殊使命,自此,吴王夫差沉溺酒色,疏贤亲佞,对越失去了戒备,加上他为称霸中原而穷兵黩武,国力耗尽,越国一举雪耻,范蠡为避祸功成身退。

范蠡弃官后自称“鸱夷子皮”。《修文御览·吴越春秋逸篇》云“吴之亡,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范蠡偕西施,泛舟五湖之中,遨游七十二峰之间。唐杜牧有诗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他们迷恋五里湖美景,不忍离去。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将五里湖称为蠡湖。杭州西湖与无锡蠡湖,命名是阴阳之分,风致有妍野之别。明朝文人对五里湖的自然风光评价颇高。华淑《五里湖赋》云:“西湖之胜,以艳,以秀,以嫩,以园,以堤,以桥,以亭,以祠墓,以雉牒,以桃柳,以歌舞,如美人焉;五里湖以旷,以老,以逸,以莽荡,以凉,侠忽?”东林党领袖高攀龙吟道:“九龙山似翠屏立,五里湖如明镜开。”清代钱国珩更把它比作王维的名画:“湖上青山山里湖,天然一幅《辋川图》。”在蠡湖青山碧水间,点缀着若圃、茹经堂、湖水草堂、蠡园等园林建筑。

若圃为企业家陈仲言1928年所建,故又名陈家花园。当年园主取其空山鸟语之幽静,广种中西花卉,辟为别墅。花园中心,聂耳亭掩映于万绿丛中。抗战前,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曾在此处练琴,谱下著名的《大路歌》。聂耳亭建筑淡雅,灰瓦白墙,墙角嵌有错落的红砖,拱形门分开两边,加之体量适当,虽无雕梁画栋,倒也耐人寻味。由陈家花园东行,远远看到一带长桥,卧于烟水迷濛的湖面上,此即宝带桥桥西南山岗上,有一座色彩瑰丽的宫殿式建筑,为国学大师唐文治的私人庭院——茹经堂。此建筑背山面湖,庭院正门题“茹经堂”,背题“师表人伦”。进门有一小池,昔日一泓清水,如镜照人,旁有石砌小径,拾级而上,便是民族传统形式的正房。唐文治(蔚芝),别名茹经,生于光绪初年,曾随使多次游历,“履鲸海若门庭”,后掌译署,一度主持交通部南洋大学,又曾于梁溪之滨主办“国学专修馆”,受其陶冶者达四千多人。他的弟子中不少人成了达官显要,遂于1935年集资为其“筑堂营室”,以示不负老师教诲之劳。

宝带桥西行数十步,有一小小的村庄,沿村旁石径向上,有数间旧屋,即明画家王仲山父子所筑的湖山草堂。草堂背山面湖,位置极佳,茂林修竹,山溪板桥,可渔可樵,可耕可织,可望石塘溪水、雪浪青枫,故王仲山弃官归隐。父子两代,先后在此筑“琴隐园”、“湖山草堂”,辟三十五景,居五十年。王仲山作湖山歌曰:“具区之上兰榜荆扇,青猿屡啸,白鹭群飞,峰峦映兮潭岛,水溶溶兮烟霏,心无忧乐,道无行违。”

蠡湖在明代即成为游人向往的地方。1928年,王禹卿、王尧臣兄弟“概慕范大夫之为人,复效其散财以治乡”,择濒湖面山的天然胜处,开始大规模建园,始定名“蠡园”。1930年,陈梅芳又在蠡园旁建“渔庄”,取范蠡曾在此和乡民一起养鱼的传说。五十年代合二园为一,广植花树,新建楼榭,称“蠡园”。蠡园以水为主题,借蠡湖山水,筑长堤,建亭台池沼,垒山石,成峰峦迭嶂,近水碧波苍茫,远山青峰缥缈。翼然临于池周的春、夏、秋、冬“四季亭”打破传统布局,东西对峙,南北对称,分种春梅、夹竹桃、金桂、腊梅。园中又有千步廊、湖心亭、假山群。假山群峰壁立,如云层盘旋而上,故皆以云名,有云窝、云脚、穿云、朵云、盘云、归云、留云等。园中有历代名家法帖砖刻,为这座新建园林增加了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