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韵·滇南之旅·西双版纳·孔雀之乡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傣语“西双”是十二,“版纳”是一千块田,西双版纳直译就是十二千块田。这里温暖湿润,雨量丰富,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七千多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生活着野象、虎、豹、犀牛、金丝猴、孔雀、犀鸟等珍禽异兽。孔雀是这里的人们最喜爱的吉祥鸟。水边林畔,清晨傍晚常有孔雀起舞,人们又把这里誉为“孔雀之乡”。
西双版纳聚居着傣族等民族。相传,傣族祖先是通过金鹿引路而发现这片土地的。远古时代,傣族祖先有个有勇有谋的首领,叫帕雅拉吾。一天,他带领猎手在密林里打猎,发现一只毛色绚丽、动作灵巧的金鹿。帕雅拉吾很喜爱这只金鹿,想活捉回家饲养,就有意射伤它的脚,可金鹿却带着箭伤逃跑了。帕雅拉吾便带着猎手们沿着金鹿的血迹追上去。金鹿似乎有意引他们追赶似的,后面的人追得快,它就跑得快些;追得慢,它也跑得慢些;追的人停下来休息,它也停下来休息。金鹿带着他们翻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山,跨过九千九百九十九条河,突然间,一个美丽的金湖出现在他们面前。金鹿向湖里一跳,就不见了,湖里霎时开出千万朵千瓣莲花。金湖的周围,是一片片肥沃的土地,万木葱茏,硕果累累,一片海芋叶比伞大,一棵大榕树像一片小树林。帕雅拉吾和猎手们看上了这个地方,便回去接了家眷来这里定居。他们盖起了竹楼,种下了五谷,把这里变成了美丽富饶的家园。
傣族泼水节
傣族最隆重最欢乐的节日为一年一度送旧迎新的“泼水节”。泼水节早期源于印度,为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随着小乘佛教在傣族地区的传入,泼水节习俗也在傣族人民中流传,并被赋予本地的神话传说。
相传,古代有个作恶多端的魔王,干了不少坏事。他抢来七个姑娘做妻子,七个姑娘看到魔王给人间带来无穷的灾难,都想除掉他。聪明的七姑娘从魔王口中得知,用魔王的头发勒他的脖子能将他置于死地。于是,经过充分准备,在一个夜晚,她们趁魔王喝得酩酊大醉睡熟之机,悄悄地从他头上拔下一根头发紧紧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掉下来了,但滚到哪里,哪里就燃起大火。大姐情急,一把将魔王的头抱起,地下的火也就熄灭了。为了不使百姓受害,七个姑娘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年一换,直抱到腐烂。每年换人时,人们都要给换下的姑娘泼洒清水,冲去她身上的污秽,洗去她一年的疲劳。为了纪念这七个机智勇敢的姑娘,从此形成了送旧迎新的泼水节。
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下旬或七月初,即阳历4月中旬,一般为三至四天。第一天,傣语称为“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称为“恼日”(空日),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挑上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了。这时,从城镇到乡村,傣族男女老少个个提桶抬盆,互相泼水祝福。过路行人,不管是来自哪个国家,什么民族,一样泼洒。在景洪,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中外人士参加。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景洪街头参加了泼水节。开始人们用柏枝条蘸着银碗里的水洒在他身上,后来又改用小盆向他泼水。警卫人员怕总理着凉,忙用伞遮挡,周总理不同意,同大家赛泼起来,一直泼到全身湿淋淋为止。水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男女青年之间泼的水还融合着甜蜜的爱情。
云南西双版纳傣寨风光
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喜欢玩丢包游戏。花包是姑娘用花布精心制成的,内装棉纸或棉籽,四角和中心缀五条花穗,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时,男女青年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时,似乎无目的地向对方漫扔,要是小伙子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把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髻上;姑娘接不住小伙子丢来的包,也把鲜花插在小伙子胸前。渐渐地,姑娘小伙子互相选中了对方,花包也就有目标地扔了。突然间,会有姑娘把花包抛得老远,小伙子接不着或佯装接不着,便愉快地认输,将礼品相赠。如果姑娘羞涩地收下礼物,爱情就有了希望。第三天,傣语称为“麦帕雅晚玛”,进行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等活动。龙舟桨起桨落,和谐壮美;象脚鼓舞热情,稳健,潇洒;孔雀舞优美,抒情,使节日气氛达到高潮。各个寨子还搭高升架放高升(一种自制的土火箭),哪个寨子的高升飞得高,哪个寨子的人也就越光彩,优胜者还得奖。人们的欢乐和期望随着高升的飞腾被带到彩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