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韵·黔东南之旅·侗族鼓楼·侗寨的标志
人们来到黔东南黎平、从江、榕江以及广西三江、龙胜、湖南通道等地,常可看见沿途的侗寨里,矗立着一座座美观优雅、造型奇特的鼓楼。鼓楼是侗寨独有的建筑形式和标志,一寨中往往一姓一鼓楼,数姓数鼓楼。
鼓楼底部呈四方形,瓦檐为多角形,木结构,宫殿式,高塔形。鼓楼的结构可分下、中、上三部分。下部是供人们聚会或歇息的地方,一般约二、三平方丈,有的围以栏干,有的空敞。中置“火塘”,四周设有长凳,让人休息。有的还于横枋、四壁或门上彩绘龙凤麒麟、山水花木等,工艺精美,栩栩如生。楼身由四根粗壮高大的杉木为主柱,从地上直接楼顶,桁梁斗拱,支撑重檐。中部的层层叠楼是鼓楼的主体部分,楼檐一般是六角,间或有四角、八角,在檐顶棱脊和突出的翼角上,多饰有兽头、仙鹤、葫芦、金瓜等。楼的层次悉为奇数,从三至十五层不等,高二、三丈到四、五丈。层层飞檐,重叠而上,依次缩小,如同宝塔。楼内是空的,只在顶部安放一面大木鼓,人们可以通过依附木柱的梯子攀援而至。现在楼顶少有悬鼓。上部主要是造型别致的楼顶,顶部呈四角、六角或八角攒尖形。顶盖上端,往往是连串葫芦形的铁尖。整个结构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铁钉,结实牢固,扣合无隙。整座鼓楼结构严密,气势雄伟,是侗族建造艺术的结晶。
据方志载,侗族地区明代已建有鼓楼。《玉屏县志》载:“南明楼,即鼓楼,明永乐年间建。”《沅州厅志》也载:“邑治旧有鼓楼,创自弘治年间。”现存鼓楼一般建于清中叶以后,以从江县的增冲、信地,黎平县的己堂,通道县的马田,三江县的马胖,龙胜县的龙坪等地的最为著名。
鼓楼起源
鼓楼起源的传说很多。黔东南等地传说:古时候,侗家有个爱动脑筋的小伙子叫曼林,他要修建一座最雄伟的木楼作为全家族议事的场所,而且要按杉树王的样子来修。这时,远处来了一伙人也要修木楼,并与曼林打赌比赛:如若他们先修成,寨上的良田、美女随他们挑;修不成,则给寨里人当帮工。曼林提出条件:木楼要修出六丈高,六面八方,不准用一钉一铆。比赛开始,曼林带几个弟兄在寨子这头修,那伙人在另一头修。那伙人为了抢先,就在晚上偷偷地把曼林下好的梁柱都锯短了。谁知曼林正好用它们把木楼一层层地收缩上去,建成杉树一样的建筑,而且不用一钉一铆,六方八面,飞檐翘脊,好看极了。而那伙人修的木楼,上下一样大,一阵风吹来就倒了。那伙人急忙偷偷溜走了。
后来,那伙人投靠了强盗,带人来抢劫,杀了曼林。曼林的女友良美满腔悲愤,领着几个有胆量的姑娘,与寨老商量了计策。六位寨老晚上请强盗进寨会宴。众强盗拥进寨里,顿时,寨里响起“扑通、扑通”的鼓声和喊杀声。强盗乱成一团,全被消灭。原来,那鼓声是姑娘们用双掌拍打染布木桶里的水而发出的。从此侗家就制作了牛皮鼓,神圣地放在木楼里,把木楼改名为“鼓楼”。
古朴的鼓楼文化
鼓楼是全寨社会活动的中心。过去,楼的大梁上所悬的这面皮鼓,侗语称“款鼓”,为“款首”(村寨头人)集众用鼓。凡有大事,款首就上楼击鼓,召唤寨中成员齐集鼓楼坪听候指令安排。如遇紧急情况,一寨击鼓,各寨响应,可聚集起几寨群众共同行动。如发生山火寨火,也击鼓呼救。鼓楼过去也是侗家集会议事的中心,寨老处理纠纷、明断是非的会堂。现在多为人们休息“摆古”、进行文娱活动的场所,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谈情说爱的地方。夏天可来此乘凉,冬天可在此火塘生火取暖,听长者摆谈侗家传说,畅叙农家趣事。当小伙子和姑娘要在这里吹笙弹琴,“行歌坐月”时,老人们也就知趣地离开。鼓楼前面有“鼓楼坪”,还往往有戏台。逢年过节,人们盛装云集这里,舞龙灯、赛芦笙、踩歌堂、演侗戏。芦笙手吹起芦笙,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歌手们手拉手围拢过来,伴着音乐尽情唱歌跳舞,未婚男女利用这种机会相互交往,至夜方休。
侗寨的人们不但彼此间融洽相处,待客人更热情。在南部侗族村寨,还有一种奇特的迎送客人的仪式——“塞寨门”,也称“拦路”。外村客人到本寨做客时,主人于寨门或要道口处,用柚叶、禾草或布匹、草标悬于竹竿或绳索上,或以纺车、布机、竹篓、鸡笼为障碍物,把客人拦住。主人立于障碍物后,唱塞门和拦路理由,让对方用歌一一对答。主客对唱,旁观者喝彩助兴。直到主人心满意足,才撤掉障碍让客人通过。侗家认为,这种仪式表示了对外来宾客的欢迎和尊重。做客辞别时,寨子里的男女老少也个个来挽留客人,并形成人墙挡道。姑娘们会唱起“拦路歌”,叫客人“不要走,共同欢乐不分手”。如果来访的客人唱一支歌,表明要走的情由,人们就会自然让出一条路,并唱歌送行。然后将客人送到侗寨大门或寨外风雨桥上,与客人挥手告别,并唱道:“分别了,亲友,高举金杯遥相祝,明年这时候——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