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帝王梦·京郊之旅·卢沟桥·“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出北京西南15公里许,有一飞跨永定河上的石桥,这就是名闻中外的卢沟桥。卢沟桥亦作芦沟桥,桥长266.5米,宽7.5米,下有十一个涵洞,桥上有一百四十根望柱。桥首两端各有碑一座,其一记载着康熙年间重修卢沟桥的经过,另一碑则是乾隆御笔“芦沟晓月”。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明正统九年(1444)重修。后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建。
1153年金主完颜亮定都中都。金世宗完颜雍认识到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永定河实为南北交通枢纽,因此,甚至在体弱多病时也不忘下诏“令建石桥”,以代替卢沟渡口临时的木桥和浮桥。第二年(1189)世宗病逝,章宗即位,即刻“诏命造舟”,不久又“更命建石桥”,历经三年,于明昌三年(1192)三月落成,金章宗深知此桥之利,“敕命曰广利”。然而,卢沟之名焉能猝废,人们仍称广利桥为卢沟桥。卢沟又名桑干,是古渭水的一支,源出山西马邑县北,至北京西郊流经卢师山之西。卢沟之名自唐代始。有人说,卢沟之名因桑干水流经卢师台而得;也有人说,卢沟河水浑浊无际,有小黄河之称,又叫黑水,卢即黑,因而名之。这条河常泛滥,河道迁移不定,人称无定河。康熙三十七年巡抚于卧龙等把卢沟大加疏浚,筑长堤防水,将河改名永定河,从此以后,怀来以上还叫桑干,以下就名永定了,卢沟之名始废。
卢沟桥建桥技术和雕刻艺术的结合,实为世间一绝。桥上的石栏望柱一百四十根,每根柱头都刻有莲座,座下是荷叶墩,柱顶上刻了无数石狮,这些石狮,大狮身上有小狮,布局巧、数量多,妙趣横生,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之说。据统计,石狮有四百九十二个,最大的身长1.73米,高0.9米,重达3吨,最小的仅20厘米。有趣的是,满桥都是狮子,唯有西端却是一对石象以头顶住栏杆。桥墩更有特色,墩平面呈船形,迎水面是分水尖,尺寸较大,约占整个桥墩尺寸的十分之四,外形象个尖尖的船头。它的作用就是抗击洪水和冰块的冲击。在分水尖上,还安置了一根边长约26厘米的三角铁柱,用来保护桥墩,人称三角铁为“斩龙剑”。桥墩顺水一面做成流线型,向内收进如船尾,使水流一出就分散,大大减少了券洞内的水流挤压力。桥墩也肩挑两拱,拱拱相连,构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卢沟桥顶住了八百年间多少次洪水和冰块的冲击,屹立至今。
相传刘伯温修了八臂哪吒城,担心还不能降住孽龙,就派天兵天将从房山请来一块千年神石。孽龙为拦阻神石进城,就在芦沟渡口上修一座蝎子城,让蝎子把神石螫在这里,它先修了蝎子尾巴——芦沟桥,再在东边修座肥城,为蝎子身,肥城东门外两口井,为蝎子眼,再东的两座小土山,是蝎子两只大前爪。神石果然被“蝎尾”拦住。
俗话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宛平县新到一个县令,对此不以为然,叫守城兵士去数狮子,怎么也数不清,他自己去数,也数不清。他心里奇怪,午夜时分到那里看究竟。他一上桥,就发现这些狮子正在戏耍,于是叫道:“好哇!原来你们是活的!”他这一叫,狮子马上回到原先的位置一动不动了。原来这些狮子,是鲁班修桥时留下的,他把汉白玉像赶羊似地赶了来,做成桥栏杆,刻下石狮子,又挨个搂头给一锤子,便个个都活了起来,一到半夜时分就出来玩耍,但是它们却离不开这桥。
卢沟桥很早便以“芦沟晓月”列名“燕京八景”,桥头“芦沟晓月”为清帝乾隆亲笔所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在此爆发,拉开了中国八年抗战的帷幕,卢沟桥亦从此蜚声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