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长江三峡之旅·大宁河小三峡·“不是三峡,胜似三峡”
大宁河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中南山,流经川东巫溪、巫山二县,蜿蜒300公里,于巫峡口注入长江,是长江在三峡中最大的一条支流。风景以玲珑秀美著称。巫溪至巫山间,舟行高峡激流中,如穿行于高楼窄巷之间,有“峭壁走廊”之誉。一路峡峰无数,大者有“宁河七峡”。上游以降,巫溪境内有野猪、七蟒、剪刀、庙峡四峡;巫山境内有滴翠、铁棺、龙门三峡。下游三峡为大宁河精华,被誉为“小三峡”,以景幽山奇称著。
相传大宁河是一群绿裙绿衫绿飘带的龙女所变;山泉则是热爱生活的王子变的,所以水波澄碧,泉瀑多姿,如诗如画。
大宁河峡中最佳处有龙门帆影、岩棺迷雾、天马钻山、赤壁摩天、水帘奇观、云台妙景、古栈悬空、剪峰裁云、盐泉古镇、长天一线、柳叶戏水等“宁河十二景”,景景风韵别致,“无石不奇秀”,“有水尽飞花”。特别是岸边绵延百余公里悬崖间那不可胜数的石孔和绝壁凹缝中的一具具“铁棺”,更为大宁河罩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故有人赞其“不是三峡,胜似三峡”,誉之为“天下第一溪”。
“龙进虎出马钻山”
滴翠峡岩壁上,有一组丰富多彩的动物造型:一溜金光鳞鳞,圆圆滚滚的巨龙贴东岸岩壁而下,欲进龙穴;西岸半山腰溶洞口一尊眈眈四顾的猛虎待机而出;傍河一面的六岩腔,由四根特大的钟乳石斜撑着悬在空中,苔藓覆盖,须草蔓生,宛如高大的天马正往大山里钻,人们称之为“龙进虎出马钻山”。相传,古时大昌镇双龙村青年护峡爱上了张员外的女儿。员外要求以龙肝、虎胆、夜明珠为聘礼。在巫山神女的指点下,护峡到双龙峡斩巨龙、杀猛虎、吓退天马,得了三件宝物,与小姐成亲。他们把峡谷打扮得苍翠欲滴,风景如画,后来人们就叫这峡谷为“滴翠峡”。护峡斩龙杀虎之处,就留下了这幅景物造型。
观音计拙误盐槽
大宁河沿岸的悬崖峭壁上,密布着许多石孔,每孔6寸见方,2尺进深,5尺左右的孔距,如一模所铸,有的地方还呈现为二排九眼品字形交错,绵延百余公里。有人曾统计过,这些石孔共有六千八百八十个。如此浩大、艰险而又精巧的工程,是如何凿嵌在滔滔江水之上那连飞鸟都难以歇脚的地方的?对于其来历和功用,历来众说纷纭,成为三峡古谜。有人说是农民起义军的女英雄开凿。她们住在宁河上游桃花寨,常携木板木桩,沿此栈道远征。《巫山县志》记载为唐代刘晏架设引盐水槽道时所作。
然而,当地百姓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观音菩萨见鲁班名声日大,心里发酸,就提出和他比武。他们商定:鲁班为三峡设一座引盐水的槽架,观音为樵夫扎一百双鞋底,夜间开始,鸡鸣为限,请土地评判。鲁班手持玉尺,边量边凿孔;观音怕输,让人偷学鸡叫。结果,土地判二人不分胜败,并不准再动工。所以,悬岩上留下了那么多凿孔。
另一种说法是:从前,大宁河上游金柜子村的桃花姑娘许诺,谁能为乡亲们修条到江边的路就嫁谁。一天,来了位聪明的小伙子。二人合力磕开金柜子,得到鲁班的“玉尺”,率村人在岩壁上凿孔,铺通了金柜子村到龙门峡接长江的栈道。因石孔起于金柜子村,止于龙门峡,人们又叫它“龙门石孔”。
千古之谜话悬棺
巫溪县城东北的荆竹坝,有一山岩矗立江边,峭壁如削,高二三百米。壁上横裂缝隙中,成水平方向分布着二十四具形似棺材、质如铁铸的物件。这就是有名的“铁棺群落”棺木岩。当地有民谣:“红岩对白岩,岩上有棺材;金银千万万,舍命拿不来。”
很久以前,巴雾峡茂密的竹林中住着一对老人,六十五岁时喜得贵子。算命的说“了不得,这孩子以后有当天子的福分”,嘱他们百日勿开大门。最后一天,亲朋们为老爷子祝寿。门一开,竹林里一片爆响,竹子全变成穿朝服的死人,金童玉女捧着龙袍也没了命。大家做棺材敛尸,孩子生气,一脚一副,把棺材全踢到大宁河绝壁上挂起来了。一说战国时,有个叫务相的人,为争当部落首领,与竞争者相约,以泥土造船,不沉者为胜。结果务相所造之船遇水不沉,击败了对手,做了首领,号廪王。务相死后,后代将他的棺木凿成船形,置于绝壁,世代祭祀。《尚书》载“惟月孟春,獭祭彼崖,永言孝志”即指此。实际上,“铁棺”为木质,因距今已逾千年,故外观黑胜铁色。
除棺木岩外,大宁河铁棺峡等七处岩棺群共有岩棺三百余具,距河面最低者30米,高者达500米。置棺木的岩壁陡峭挺峻,小道皆无。如此沉重的东西如何抬上去,至今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