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三晋土·晋南之旅·临汾·中国戏曲的摇篮
平阳也是我国戏曲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山西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好歌舞及各种表演艺术的传统风尚,春秋时的优施、师旷,战国时演唱技艺高超的韩娥,都出于三晋。南北朝至唐代出现的《兰陵王》、《踏摇娘》等歌舞戏也曾在山西地区演出。这些因素都为成熟的戏曲形式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到北宋年间,晋南有了萌芽状态的戏剧艺术和正式戏台。滑稽戏、歌舞戏、百戏技艺等,均广泛流传于民间。被称为“元杂剧之先声”的诸宫调说唱艺术亦由山西晋城说唱艺人孔三传首创。现存宋代的《刘知远诸宫调》、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均写的是平阳地区的故事。金元时期,平阳地区印刷业兴旺,经济发达,元初在此设立了“经籍所”,集中一批人才编辑经史,与诗词戏曲有关的新刊《平水韵》,就是在这里编印的。平阳一时文人荟萃,因而形成了平阳剧作家群体。这些文人与民间艺人一起组织戏曲行会——“书会”,在广泛吸取民间杂戏养分及诸宫调、金院本等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成熟的戏剧表现形式“元杂剧”,使平阳地区率先出现了戏曲艺术的繁荣。据《录鬼簿》记载,在元杂剧作家中,平阳籍的有石君宝、于伯渊、赵公辅、李行甫、郑光祖等八人。此外关汉卿的籍贯也有说即在平阳解州。石君宝的《秋胡戏妻》、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李行甫的《灰栏记》及关汉卿的剧作等,都是戏曲史上的名作。
最能说明平阳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重要地位的,是保存至今的金元戏曲文物。晋南地区出土的戏曲文物如舞台砖雕、戏俑及保存的戏台遗迹,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尤以平阳地区最为集中。平阳(今临汾)现存有三座元代戏台。魏村牛王庙元戏台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座戏台建筑,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方形,单檐歇山式屋顶;前面及两侧敞朗,作为台口;背面及两侧后部筑以墙壁;台上前檐用石柱两根,雕牡丹及化生童子,柱侧刻创建和重修年代。另两座分别是东羊元代戏台和王曲元代戏台。这些戏台反映了金元时期戏台建造规制。
保存在洪洞县(今属临汾地区)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内的元代戏剧壁画,也是我们了解金元时期平阳戏剧演出繁盛景况的珍贵资料。画面上有演员、乐队、舞台、帷幕、装束、道具、官服等,演员都经过化妆,生、旦、净、丑、末,行当俱全;男女同台,女扮男装,业已相沿成习。壁画横额为“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尧都”即指平阳;“见爱”即受到爱戴;“大行”似泛指太行山地区;“忠都秀”为艺名。此横额的意思便是“受到平阳府爱戴的太行山地区杂剧艺人忠都秀在这里演出”。由此可见,当时平阳地区的群众是何等喜爱戏剧演出活动,正是在这片沃土上,孕育出了中国的戏曲之花。
以平阳为中心的晋南地区,以戏曲演出活动的繁盛和促成我国戏曲艺术成熟的功绩,被誉为我国戏曲艺术的摇篮之一,并以此代表了三晋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