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闽粤花·桂林之旅·灵渠·“治水巧妙,莫如灵渠”

灼灼闽粤花·桂林之旅·灵渠·“治水巧妙,莫如灵渠”

兴安县境内,有一条全长34公里、沟通湘江和漓江的古运河,这就是著名的灵渠。它由铧嘴、大小天平石堤、秦堤、陡门、大小泄水天平以及南北两渠等构成,号称有三十六陡、七十二湾、五十三坎和二十四涵。它与北方万里长城一样,始建于秦代,后经历代多次维修续建,形成了现在的工程体系。它以灵巧著称,南宋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说:“治水巧妙,莫如灵渠者。”

兴安县城附近,漓江支流灵河与湘江相距不远,水位相差6米。如在湘江上游筑坝拦河,开山挖渠,就可引湘江水入漓江。分水工程坐落在城东三里的湘江分水塘(渼潭),江中形似犁铧的铧嘴把湘江水劈而为二,铧嘴尾端两边成人字形的水坝(大小天平)拦江蓄水分入南北两渠,并排泄多余的水入湘江故道。水坝成人字形,可以增强抗压力。靠北的长380米,靠南的长120米,斜坡部分用长条石直插砌成,称大小天平。因其略低于湘江两岸,使多余的洪水能漫顶排入故道,基本保持渠内安全流量,“称水高下,恰如其分,故以天平名焉”(清代杨仲兴《陡河图说》)。南渠引湘江水入漓江支流灵河口,长约30公里,其中前5公里全由人工开凿,后面的则利用灵河天然河道。北渠长约4公里,折回湘江故道。漓江的船只可从灵河口经南渠到分水塘,再经北渠入湘江。人们还在南渠堤岸设大小泄水天平,略低于堤岸,使渠内多余的水量能漫过天平流入湘江故道。灵渠因为“浅”、“狭”、“曲”、“急”,不利航行,人们又想出建筑“陡门”(即在两岸各建一个个半圆形的石墩,隔渠相望,如同门户,实质上是最古老的船闸)来提高水位。“渠内置陡门三十有六”,当船逆流进入陡门后,即将船后的陡门下闸,使水位升高,水涨则船高,逆舟遂顺水而上。如此层层闸水,逐级引航,使船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以通南北之舟楫”(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灵渠》)。从秦至清,灵渠每天通过的船只有三、四十艘,一直是岭南同中原水路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灵渠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21),秦统一六国后,随即发动了统一百越的战争。秦将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向岭南进发。在越城岭一带,遇到百越一支西瓯人的顽强抵抗,使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同时交通不便,“无以转饷”。为了解决粮饷的运输,秦命监御史禄率众“凿渠运粮”。经五年的开凿,公元前215年左右,灵渠建成。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统率大军南征,进军途中曾修浚灵渠。唐宝历年间(825—827),灵渠失修,为解决从湖南、江西运军粮的问题,时任桂州刺史的李渤征调民工用石头修铧嘴,砌陡门,使灵渠继续发挥作用。咸通年间(860—873),灵渠又因多年失修而“湮圮”,鱼孟威调任桂州防御史后,又征调五万多民工把铧堤用巨石加固,把陡门用“坚木排竖”,把渠道浚决一遍。为了纪念这四人的功绩,元至正十五年(1355),人们在灵渠边建“四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