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不咎:孙策遣使人朝,平定丹阳》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既往不咎: 孙策遣使人朝,平定丹阳》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孙策派他部下的正议校尉张纮到朝廷进贡地方特产。曹操打算笼络孙策,就上表推荐孙策担任讨逆将军,封吴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孙策的弟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娶了孙贲的女儿。还聘用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到京师任职,任命张纮为侍御史。

袁术委任周瑜为居巢县长,临淮人鲁肃为东城县长。周瑜与鲁肃知道袁术最后成不了大事,都抛弃官职,渡过长江来投奔孙策。孙策任用周瑜为建威中郎将。鲁肃将全家都搬到曲阿来定居。

曹操上表,请朝廷征召被孙策俘虏的会稽郡太守王朗,孙策送王朗返回京师。曹操任命王朗为谏议大夫、参议司空府的军事。

袁术派遣秘密使者,将印绶带给丹阳郡地方势力首领祖郎等,要祖郎去煽动山越人,共同打击孙策。刘繇被孙策战败,投奔豫章郡时,太史慈逃到芜湖地区的山中,自称为丹阳太守。孙策已经平定宣城以东地区,只有泾县以西的六县还未征服。太史慈就进驻泾县,大受山越人的拥护。于是,孙策亲自率军到陵阳去征讨祖郎,将他生擒。孙策对祖郎说:“你以前袭击我,曾砍中我的马鞍。如今我兴建军队,创立大业,抛除旧恨,只要是能用之才,就加以任用,共取天下。不仅是你一个人,你不必害怕。”祖郎叩头请罪,孙策立即打开他的枷锁,接收他为僚属。孙策又进军勇里攻讨太史慈,将他生擒。孙策打开捆绑太史慈的绳索,握着他的手说:“还记得神亭相遇时的情景吗?如果你那时捉到我,会怎么对待?”太史慈说:“无法想象。”孙策大笑着说:“今天的大事我要与你一同开创。听说你有胆烈,为人忠勇,是天下的智士,只是你所跟随的并不是真正的明主罢了。我是你的知己,不要担心不能如意。”随即任用太史慈为门下督。孙策大军返回时,祖郎、太史慈一同在前面开道,全军都认为是荣耀。

正在这时,扬州牧刘繇在豫章郡去世。他部下有万余人,打算推举豫章郡太守华歆为首领。华歆认为:“利用时机擅自夺取权力,不是人臣应该做的事情。”刘繇的部众坚持了几个月,华歆最终还是表示辞谢,把他们送走。于是这些部众无所归依。孙策命令太史慈前去安抚,他对太史慈说:“刘州牧以前责备我为袁术进攻庐江。当时,我父亲遗留下的数千精兵,都在袁术那里。我志在建立大业,怎么能不向他屈意低头而索求我父亲的旧部呢?以后,袁术不遵守臣节,不听从劝谏,大丈夫以道义相交,但有大的变动时,也不能不分离,我当初投奔袁术及后来与他断交的经过,就是这样。只恨不能在刘州牧活着的时候向他解释清楚。如今,刘州牧的儿子在豫章,你去看望一下,并把我的意思宣告给他的部属,他们愿意来的,就随你一同来,不乐意的也加以安抚。并观察一下华歆治理郡务的能力怎么样。你需要带多少兵去,可以自作决定。”太史慈说:“我曾犯下不可宽恕的重罪,将军有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气量,我应当以死报答将军的恩德。如今双方并没有交战,不宜多带人马,率领数十人足够了。”孙策左右的人都说: “太史慈一定会向北逃走,不再回来。”孙策说: “太史慈如果舍弃我,还能再去跟随谁?”孙策在昌门为太史慈饯行,握住太史慈的手腕,依依惜别,问他: “什么时候能回来?”太史慈回答说:“不过六十天。”太史慈走后,大家仍议论纷纷,认为派他去是失策。孙策说: “你们不要再说,我已考虑周详。太史慈虽然为人勇猛、胆识过人,但不是一个反复之人。他以道义为重,一诺千金,一旦视作知己,生死不会相负。你们不要担忧。”太史慈果然如期返回对孙策说:“华歆品德高尚,但没有别的谋略,只能自保而已。另外,丹阳人僮芝擅自占领庐陵。番阳地方势力首领别立宗部,声称:‘我们已在海昏、上缭另立郡府,不接受豫章郡的命令。’而华歆只能干瞪眼,无计可施。”孙策拍手大笑,于是有了兼并豫章郡的打算。

曹操、袁术、孙策均设法笼络人才,但手段各异。曹操重在利用朝廷的正统权威,袁术重在眼前的实际利益,孙策则将事业与情感结合在一起。曹操为威服,袁术为利服,孙策为心服,由此出发,后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