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冕播誉,附骥而行》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韬略之士出山之初,往往如同和氏得璧于未理之时,世人难识,当政者莫知。他们或披褐怀玉,和光同尘,隐然而居,悄然而逝。与世无争,无所作为。但大部分人士则指望建功立业,改变社会,推动历史车轮的进步,扬名青史。在中国古代社会,人微言轻,是很难实现理想与抱负的,只有借冕播誉,附骥而行,才能在短时间内名声大噪,震聋发瞆。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即为此韬略的内在意蕴。
借冕播誉,是一种借助于社会公认的力量、传媒和舆论,宣传自己,迅速造成轰动效应的韬略。所谓冕,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则专指帝王礼帽。
附骥而行,也是一种属于借势借力的韬略。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中说:“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益显。”司马贞《索隐》载,“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益彰也。”“苍蝇之飞,不过十步,自托骐骥之尾,乃腾千里之路。”(《后汉书·隗嚣传》李贤注)
曹操从小机警,富有权谋,负气仗义,放荡不羁,然不修品行,不攻学业,因此社会上没有人特别看重他,只有梁国桥玄、南阳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
桥玄有知人之鉴,曾任太尉,刚断明识,廉洁奉公,为东汉末年名臣。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即将出现动乱,不是举世著名的杰出人物是不能拯救世道的。能够安定天下的人,恐怕就是阁下您了。”由于曹操在社会上不知名,桥玄给他出了一个点子,让他结交名士许子将。曹操从许子将那里得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加之桥玄已老,将妻子、子女托付给曹操照顾,由此,曹操名声鹊起。
曹操在二十岁时,被推举为孝廉,作了郎官,出任洛阳北部尉。在任期间,造五色棒挂于尉府四门左右,遇有犯禁之人,不避豪强,一律棒杀。后来,为灵帝所亲信的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曹操将其逮住,随即棒杀,这使得京城震动,无人再敢触犯。皇帝近臣都恨之入骨,然而不能损伤曹操,这些人只好反过来恭维、举荐他,于是曹操升任为顿丘县令。后来,曹操又被朝廷征召,受任为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