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绝对优势: 虚实论》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社会形势,倏忽变化。窥其内幕,常与决策者运用虚实韬略密切相关。
汉末黄巾起义的初期阶段之所以发展迅速,惊天动地,关键在于起义领袖选准时机,乘虚而起。东汉王朝的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宦官势力的恶性膨胀,人民反抗情绪的与日俱增……都构成王权的削弱,统治板块内部出现裂痕。所有这些,都是虚的表现。起义者经过长期的酝酿,以严密的组织,选准突破口.终于掀动大潮,初战告捷。
公元200年,刘备利用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对峙、曹操势力无力他顾之机,在曹操腹地汝、颖一带展开攻势,这一乘虚而入的战略,使曹操深为担忧。只是刘备实力尚未强大,根基不稳,才被曹仁击败。否则,官渡局势将更加严重,曹操败亡就不可避免。
三国时期,精于乘虚而入之道的韬略家为数不少,他们抓准时机,果断行动.无不效果显著。
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指明的争夺荆州、益州,鲁肃、周瑜建议经营江东,极长江而据,与曹操争锋,都是运用虚实韬略,争雄图霸的大计。吴蜀都是乘曹操在中原扫荡群雄,无力他顾的总趋势下,跳出中原激战的漩涡,经营南方,虚处立足,增强实力,北上争锋。其中所贯彻的避实击虚、先虚后实的韬略指导原则,是十分清楚的。
虚是空虚,空隙,虚弱; 实是坚实,强固,实在。乘虚而起、乘虚而入,乘虚蹈隙在实质上就是利用敌方的危难之机、空虚地带、矛盾冲突、薄弱环节,发挥己方的实力优势,予以打击、拓展。曹操之兴,是利用群雄在政治上的缺乏远见,经济上的缺少基础,争取主动。刘备、孙权则是利用地理环境,立住根基。
《孙子兵法》道出了势如破竹,锐不可挡的一大奥秘: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虚实篇》)乘虚而进,如入于无人之境。敌人之所以无法抵挡,是因为攻击之处正好是敌人防备的空虚之地。
《孙子兵法》总结了用兵作战中虚实原理的重大作用与价值。孙子说: “兵之所加,如以碫击卵者,虚实是也。”(《势篇》)意思是军队向敌方发动攻击,好像以石击卵那样无所不破,关键就在于掌握了虚实这一战略战术,运用了以实击虚的原理。孙子明确地指出:“兵之胜,避实而击虚。”(《虚实篇》)战争的胜利,总是避开敌人的坚固之处,攻击敌人的空虚薄弱之处。吴蜀猇亭之战,年轻的吴国将领陆逊火烧蜀营,大败刘备,采用的就是避实击虚韬略。孙策取会稽,吕蒙夺荆州,邓艾灭蜀汉都是运用避实击虚、批亢捣虚韬略的成功范例。
三国韬略家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发展了虚实思想,使得虚实的运用范围扩大,虚实原理的外延拓展,虚与实两者关系的互换变化,从而将虚实原理的运用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刘备与曹操的周旋,杜畿稳定河东、司马懿与曹爽的争斗,采用的是深藏若虚、虚与委蛇的韬略。董卓拥兵入京,手下只有步骑三千,为了营造优势,慑服远近,他每隔四五天,就于夜里派兵离开洛阳,驻于城外,第二天早上,再整军入城,大张旗鼓,惑人耳目。洛阳内外以为凉州援军又至,却不知董卓在使用虚张声势的韬略。
此外,孙坚遇盗,神闲气定,单刀直入,假装指挥部众,部署围剿,使盗贼溃散逃走。陈登在寡不敌众的严峻形势下,于城外十里之地设立军营,遍置干柴,至夜间放火,若援兵突临之势,使孙策的进攻部队惊惧溃逃。陈登跟踪追击,大获全胜。程昱夺回东阿县城,蒋济解除合肥之围……无不使用虚张声势的韬略,智退敌兵。
三国时期,韬略家们受虚实思想启发进行了虚实互变的韬略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类实践中最精采的范例,要数赵云的空城计。
公元219年农历三月,曹操统率大军从长安出发,经斜谷到达汉中,刘备采取凭险固守、不战疲敌的策略,不与曹操交锋。曹军运粮至北山下,蜀将黄忠率兵前去劫粮,久未返回。赵云带领数十骑兵出营巡视,与曹操大队人马相遇。赵云临敌制变,以攻为守。曹军追至赵云军营之前,赵云退入军营,洞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怀疑内有伏兵,随即后撤。此时,赵云下令擂起战鼓,并用强弓劲弩在后面猛射曹军,却不追赶。曹军见状大惊,纷纷夺路逃窜,结果自相践踏,很多人落入汉水而死。第二天,刘备来到赵云营中观看阵地,感叹子龙(赵云之字)浑身是胆。
虚而虚之的韬略是指本来虚空弱小,却又故意以虚弱示敌,使敌人产生疑惑,以为以弱相诱,以掩其实,而不敢轻举妄动。
实而虚之,虚而实之,实而实之,虚而虚之,先虚后实,先实后虚,外虚内实,外实内虚,虚虚实实,虚实相乱……所有这一切,都是虚实韬略的灵活运用。虚实原理的要害在于营造优势,避实击虚。使敌方之实因我方之避而变为虚,形同废物; 使我方之虚因敌方无备而变为实,反客为主。
法不过攻守,术不出奇正,势不离虚实。识虚实之势,则无往而不利,因为避实击虚,于势为易。通虚实之变,则无往而不胜,因为争取主动,有备无患。虚实两者,必相辅相成,相生相存,方能奏效,若一味主虚,必成无烛之光,无水之气,一经识破,必遭灭顶之灾。而无虚之实,则呆板笨拙,不能发挥其固有的潜力。
从认识虚与实的现象,进而运用虚实原理,最后到发展成为虚实互变的思想,在三国时代,经历了一条漫长而艰苦的探索。三国韬略家们的斗争实践,丰富了虚实理论的内涵,他们的贡献,正如后人在《草庐经略·卷六·虚实》中所总结的:“善兵者,必使我常实而不虚,然后以我之实,击彼之虚,如破竹压卵,无不摧矣。虚实在敌,必审知之,然后能避实而击虚。虚实在我,贵我能误敌,或虚而示之以实,或实而示之以虚,或虚而虚之,使敌转疑我为实,或实而实之,使敌转疑我为虚。”所谓虚实在敌,即指营造虚实态势的主动权在敌方,在客体;而虚实在我,则指营造虚实态势的主动权在我方,在主体。
类似的议论,还见于《投笔肤谈·兵机第八》:“故敌之实,我虚之;我之实,敌不可得而虚也。敌之虚,我乘之;我之虚,敌不可得而虚也。我实其实,将以从敌也。我虚其虚,将以疑敌也。我实其虚,将以违敌也;我虚其实,将以致敌也。虚实之机,变生于敌,渊微之妙,鬼神莫知,然后能狃敌而成功。”这里强调运用虚实的关键,在于根据敌情而作出相应的变化。只有把握虚实之变的深奥精微之妙,达到神鬼不知之境,才能麻痹敌方而夺取胜利。正是这样的胜利,改变了敌我友的形势与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