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号趣谈·耿庸

斋号趣谈·耿庸

耿庸(1922~ ),原名郑炳中,曾用笔名郑重、丁琛、力衷、李现、郑淬等。生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一家书香门第,其父郑之翰原是印尼 《南华日报》 的主笔,其母邵清浓是诗人。1923年随父母回国。13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和散文,19岁后出任 《闽北日报》 副刊 “闪击”、《江西青年报》副刊 “战场” 主编。1941年底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在 《新华日报》《大公晚报》《希望》 等十多家报刊上发表杂文。1949年出版杂文集《扛鼎集》。建国后,先后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学馆、震旦大学中文系任教。1952年任新文艺出版社编审。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上海杂文家协会顾问。编有《新编美学百科词典》 《青年文学手册》 等。

主要书斋号有: 笔直小斋。

笔直小斋

有一次,耿庸往广州养病,居住在五羊新城的一个居民小区。居室小而狭长,呈直笔状,不禁触景生情,一时兴起,乃命名为 “笔直小斋”。小者,是简陋狭小; 笔直者,其含意有二: 一是象征房间形状,二是蕴含笔乃直之义。文人用笔耕耘,应该秉笔直书,鲁迅所用的毛笔,即呼 “金不换”,也就是要为人正直,不能违心说假话。

耿庸很偏爱此斋名,尽管他还用过 “乏思室”、“漏雨斋”等斋名,但 “笔直小斋” 却一直被沿用下来。因为这斋名还与他的身世有联系。解放前,他任《闽北日报》的 “闪击” 版主编时,不畏强权,在 “闪击”上转载延安《大众文艺》的作品,因此被捕。建国后,他因同情和支持胡风而受株连,蒙冤25年,直至1980年才获彻底平反。他的笔直小斋陈设简单质朴: 靠窗处一张床,旁有一张写字台,那是他劳作之地。靠墙一字排着的三四个书架。满满地陈放着各类书籍,其中尤多中外文学书籍和理论著作。

耿庸在书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