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谈·陈介祺
《陈介祺》: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晚号海滨病史、齐东匋父,山东潍县(今属潍坊)人。清学者。道光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喜研金石,对青铜器、陶器、印玺、造像等收藏甚富,尤以毛公鼎为最有名。著《吉金文释》、《传古别录》、《十钟山房印举》等。
所谓“婕妤妾赵”印
陈介祺酷爱收藏,在他的藏品中,秦汉印玺尤其丰富,计有万余方,因命其藏舍为“万印楼”。他存一方最珍爱的印章,这就是所谓“婕妤妾赵”印。此印为纯白玉所制,上有凫钮,琢制得十分精细;凫钮上有鲜明的血红色斑块。印的横断面2厘米方,上镌篆细游丝的鸟虫篆“婕妤妾赵”四字。整个玉印光泽温润,触摸时给人的手感宛若一块凝脂。此印一直被认为是赵飞燕的遗物,数百年间流传了诸多曲折的故事。
赵飞燕是西汉成帝的皇后,成帝时入宫,为婕妤,后立为皇后。平帝即位,她被废为庶人,自杀身亡。赵飞燕以体轻而称“飞燕”。我国旧有“燕瘦环肥”之论,即是说赵飞燕苗条善舞,杨玉环丰满白皙,故汉代崇尚细瘦,唐代崇尚丰肥。据称,有一次汉成帝一行微行出游,偶至阳阿公主家。宴席上有一歌女歌音婉转,舞姿轻盈。成帝不禁着了迷,就向阳阿公主讨来带回宫里。这个歌女就是古今闻名的赵飞燕。成帝本来有后妃数人。赵飞燕入宫后,甚得成帝欢心。以前受宠的许皇后、班婕妤等皆失宠。赵飞燕还有一妹,也被召进宫来。自从赵家二姐妹入宫,成帝把皇后、嫔妃全都抛到一边,一门心思扑在她二人身上。
“婕妤妾赵”印的归属既是赵飞燕,其身价自然非同一般。此印在宋代即由王晋卿珍藏,元代时归于顾阿英的金粟山房。到明代,曾被人献给嘉靖年间权倾朝野的宰相严嵩,又在项子京天籁阁、锡山华氏真赏斋、李日华六研斋诸家收藏过。清代时,曾归钱塘何梦华、秀水文后山、仁和龚定庵、道州何子贞等人;光绪年间转入南海潘氏海山仙馆。几经辗转,终于落在痴心于金石收藏的陈介祺手中,陈对此印视若拱璧。然而,此印在民国时却又从陈家流出,转入徐世昌的弟弟徐世襄之手,据说当时他是花费重金才买到这颗玉印的,轻易不肯示人。上世纪50年代,此印由故宫博物院所购藏。从印拓上看,这方印可谓精美异常,乃汉代玉印无疑。但专家判断,这未必就是赵飞燕的印。因为汉代封为婕妤的赵姓人不见得只赵飞燕一人,而且细细辨认,所谓“婕妤妾赵”的“赵”当是“娋”。如此一来,此印与赵飞燕更是毫不相干了。
婕妤妾娋娋
侯志
祭睢
辟疆
陈介祺行书,上钤“寿眉”、“宝簠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