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谈·郁达夫

印章趣谈·郁达夫

《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3年9月留学日本。曾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曾与鲁迅一起主编《奔流》,并一度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上海人民抗日救国会和反帝大会的劝募捐款、宣传抗日等活动。1933年1月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8年初,赴武汉参加救亡工作,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日协会理事。后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爱国宣传活动,在新加坡时写了许多号召海外华侨团结一致、爱国抗战的文章,积极为国内的抗战开展筹赈募款的活动。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卷本。

“郑振铎印”

这是一方具有汉印风韵的朱文名章,工稳厚重,极有水平,印章的作者正是郁达夫。

郁达夫多才多艺,擅写小说、散文、诗歌。他的处女作《沉沦》,以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震动文坛,喊出了他的“救救祖国”的第一声,反映了作者反帝爱国和不满现实的激情。但他的印刻得很好,却鲜为人知。

郁达夫和郑振铎都是“五四”时期涌现的第一批新文学的代表性作家。1928年,郁达夫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执教时,正值郑振铎刚从欧洲回上海工作,于是便请郁给他刻了这方名章。此印风流楚楚,朴茂精严,且有浙人余绪,郑颇为珍惜。后来他将此印请齐白石的弟子刘师仪先生鉴赏,并一直留存在刘先生处。

郑振铎印

郁达夫是位爱国志士。1939年他在新加坡得悉其长兄郁华被敌伪特务杀害后寄挽:“天壤薄王郎,节见穷时,各有清名扬海内;乾坤扶正气,神伤雨夜,好凭血债索辽东!”表示以身许国的决心。新加坡沦陷后,流亡于苏门答腊。1945年9月17日,他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丹戎革岱的荒野中。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郑振铎印”珍藏至今,见证了这位爱国主义作家的为人和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