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趣谈·沈钧儒
沈钧儒(1875~1963),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生于苏州。爱国民主人士,中国人民救国会领袖,中国民主同盟的重要领导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次年5月加入同盟会。1936年11月22日,国民党政府逮捕他和另六位救国会领导人,制造“七君子事件”。出狱后,立即投入抗日斗争。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6年2月,任民盟中央委员会主席。
吾生尤爱石,谓是取其坚
沈钧儒先生一生最爱收藏石头。当年他的居室内,不仅图书盈架,而且奇石累累。他的藏石,有的是从庐山五老峰拾来的,有的是在八达岭拣到的,有的得之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畔,有的来之于罗盛教烈士墓旁……这些石头,有方有圆,有长有短,冷冰冰,硬梆梆,凹凸不平,而他却爱不释手,经常观赏把玩,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他以“与石居”命名书斋。他藏有一椭圆石,右下边坐一长须老翁,仰看左上方的几丝白云,沈老爱若拱璧,自称石上老翁就是他自己。抗日战争胜利后,沈老飞返上海时,国民党特务发现他的木箱异常沉重,以为里面定是金银珠宝,打开一看,不禁大失所望,尽是石头。上世纪40年代初,于右任、郭沫若、冯玉祥、李济深、黄炎培、茅盾、梁寒操先后为沈老的爱石题诗作文,现已裱为长卷。
沈老的石头,自然不乏名石,但他更看重的是石头的纪念意义,他认为只有寄物以情,才能有珍藏的价值。所以在他的居室内,除了可以看到上面提到的石头外,还可以看到德国海边的白色鹅卵石、原苏联伊塞克湖边的绿斑石,以及西藏经文石、新疆奇台县石树沟的硅化木化石。“吾生尤好石,谓是取其坚。掇拾满吾居,安然伴石眠。”沈钧儒的这首《与石居》诗,可谓是主人爱石的最好写照。
沈钧儒逝世后,他的藏石主要传给了他的第三个儿子、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沈叔羊。沈叔羊辞世后,藏石又传给了其子沈宽。沈宽也是个“石痴”,他把自己的居室命名为“挚石室”;他像祖辈一样,诚挚爱石,诚挚做人。他的女儿沈萌、儿子沈挚也都承袭了祖上爱石、藏石的家风。
峭壁悬崖
奇石之一
奇石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