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宗弼》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完颜宗弼》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本名斡啜,又称兀术、斡出、晃斡出。太祖第四子。

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三月,太祖得知辽主猎于鸳鸯泺(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命宗弼从都统完颜杲(太祖弟)前往击之。宗弼出青岭(在今沽源县南之独石口西南),率百骑与辽兵战,矢尽,夺辽兵枪,独杀八人,生擒五人。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十月,从副都统完颜宗望伐宋,取汤阴县(属今河南省),降其卒三千人。继以三千骑逼汴城(今开封市),宋徽宗出奔;宗弼选百骑追之,不及,获马三千而还。

五年(公元1127年)六月,宗望死。十二月,从右副元帅完颜宗辅伐宋,徇地淄、青、潍(今山东淄博市、益都市、潍县)。次年正月,还军,遇敌三万于河上,宗弼击之,杀万余人。七年(公元1129年)九月,兵分三路伐宋,宗弼自攻江淮,破寿春(今安徽寿县)。继率主力十万自采石(在今当涂县西北)渡江,追击宋高宗。十一月二十七日,攻入建康。十二月十五日,占领临安(今浙江杭州市)。继遣精兵四千追宋高宗于明州(今鄞县),不及而还。至此,金穷追宋高宗以灭宋之战略,遂告失败。

八年(公元1130年)二月,宗弼纵兵大掠,火烧临安三日,然后引兵北还。既入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大肆掠夺金帛子女;掠夺既尽,又纵火烧城,烟焰见于百余里,五日乃灭。及至镇江,宋浙西制置使韩世忠屯兵焦山寺(在今丹徒县东)以邀击之。宗弼被阻,终不得渡江北去,乃逆流西上。世忠以轻舟挑战,一日数接,将至黄天荡(在今南京市东北),宗弼窘甚。有人向宗弼建议:“老鹳河(在今镇江市境)故道,今虽湮塞,若凿之,可通秦淮。”宗弼从之,一日一夜,开挖三十里;渠成,急趋建康。宋统制岳飞设伏牛头山(在今江宁县南),夜令身着黑衣士兵百余人混入宗弼营,扰之;金兵惊恐,自相攻击。继而岳飞邀击于新亭(在今江宁县西南),大破之,宗弼不得出。太宗得报,令将托云南下接应宗弼,屯于江北岸,宗弼则屯于江南岸,而世忠以海舰泊于金山下(在今丹徒县西北江中)。宗弼无奈,乃约与世忠语,求假道。世忠曰:“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相全。”时宗弼兵十万,世忠兵才八千,但世忠海舟快捷,乘风使帆,往来如飞。宗弼忧之,谓左右曰:“南军使船如使马,奈何?”乃张榜求破海舟之策。有闽人王姓者献策:于小舟中载土,以平板铺之,穴船板以棹桨,待风息则出江;宋海舟无风不能动,以火箭射之,则不攻自破。宗弼从之。

四月二十五日,无风,宗弼引小舟出江,使浆,其疾如飞;而世忠船大,且每船有兵有马,有家属,有辎重,行动不便。宗弼命善射者以火箭射之,蓬帆着火,烟焰蔽天,人呼马叫,死伤不可胜数。世忠败,率残部逃至瓜步(在今六合县东南),宗弼遂焚建康,渡江北还。

九月,从宗辅定陕西。与宋宣抚处置使张浚战于富平(属今陕西省),宗弼身陷重围,幸部将韩常(身负重伤)奋力搏战,方得出。继而大败张浚军,招降熙河(今甘肃临洮县)、泾原(今平凉县)两路。又攻宋永兴军经略使吴玠于和尚原(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路险不能进,乃退军,宋伏兵尽起;宗弼且战且走,将至平地,遇宋军于山口,大败,将士多战死。十一年(公元1133年)十一月,复攻和尚原,克之。

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左副元帅完颜昌与太师完颜宗磐密计议和,以河南之地割与宋。宗弼主战,坚决反对议和。次年七月,宗磐谋反,伏诛。宗弼为都元帅,封越国王。宗弼察知昌与宋勾结,接受贿赂,又欲谋反,奏请诛之。八月,昌畏罪南逃,宗弼追杀之。

三年(公元1140年)正月,熙宗以宗弼领行台尚书省事,命诸州郡军旅之事决于帅府,民讼钱谷,行台尚书省治之,宗弼兼总其事。五月,熙宗决定南伐,兵分四路,宗弼自率精兵十万,自黎阳(今河南浚县)趋汴京。九日,占领汴京。自是河南诸郡皆望风归降。

六月初一,宗弼得悉攻顺昌(今安徽阜阳县)不利,即率众十万南驰。及至顺昌,责诸将用兵之失,诸将答以今日之南兵,非昔日之南兵。宗弼至城下,见顺昌城陋,曰:“顺昌城壁如此,可以靴尖踢倒。来日府衙会食。所得妇女玉帛,悉听自留,男子成长者皆杀之。”且折箭为誓,激励部众。但受到宋将刘坚决抗击。宗弼十万之众,不少乃宋之旧部,皆无斗志,只有拐子马(精锐骑兵部队)乃为本族之兵,但不适水土。时天气酷热,金兵疲惫不堪。刘锜趁中午金兵无备之际,突然发起进攻;宋军皆殊死斗,宗弼战败。十日,大雨倾注,平地水深尺许,金兵无立身之处;刘锜又常派兵扰之,金兵不得安宁。宗弼无奈,乃撤军北去。七月,又被岳飞败于郾城(属今河南省)。

皇统元年(公元1141年)七月,为尚书左丞相,请取江南,熙宗从之。宗弼率兵渡江淮,同时,致书宋左仆射秦桧:“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图河北,必杀飞,始可和。”桧遂决心杀飞。十一月,和议成,以淮水为界。史称“绍兴和议”。自是,金宋相安二十年。

七年(公元1147年)九月,为太师、领三省事。次年十月,死。谥曰忠烈。

宗弼是金朝开国功臣。灭辽之役,屡建奇功;对南宋,力主战而灭之。他作战勇敢,但最大弱点是轻敌,致有顺昌之败。作为一个军事家,他少远见卓识,一味主战。至晚年,始知战争不能解决问题,乃转而和谈,临终遣言,“坚持和好”。又,军纪败坏,所至之处,烧杀抢掠,大失民心,这也是一个真正军事家根本不应有之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