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刘因》人物故事小传

《刘因》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刘因》人物故事小传

刘因(公元1249—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保定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其先为金人,世代业儒。曾被征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辞官归隐。后屡征,不起。元世祖称之为“不召之臣”。为元初著名学者,专精理学,在家教授生徒。又能诗文词,为当时成就较高的作家。有《静修集》传世。又有《樵庵词》。

[正 史]

刘因字梦吉,保定容城人。世为儒家,五世祖琮生敦武校尉、临洮府录事判官昉,昉生奉议大夫、中山府录事俣,俣生秉善,金贞祐中南徙。其弟国宝,登兴定进士第,终奉直大夫、枢密院经历。秉善生述,述,因之父也。岁壬辰,述始北归,刻意问学,邃性理之说,好长啸。中统初,左三部尚书刘肃宣抚真定,辟武邑令,以疾辞归。年四十未有子,叹曰:“天果使我无子则己,有子必令读书。”因生之夕,述梦神人为载一儿至其家,曰:“善养之。”既觉而生,乃名曰骃,字梦骥,后改今名及字。

因天资绝人,三岁识书,日记千百言,过目即成诵,六岁能诗,七岁能属文,落笔惊人。甫弱冠,才器超迈,日阅方册,思得如古人者友之,作《希圣解》。国子司业砚弥坚教授真定,因从之游,同舍生皆莫能及。初为经学,究训诂疏释之说,辄叹曰:“圣人精义,殆不止此。”及得周、程、张、邵、朱、吕之书,一见以发其微,曰:“我固谓尝有是也。”及评其学之所长,而曰:“邵,至大也;周,至精也;程,至正也;朱子,极其大,尽其精,而贯之以正也。”其高见远识率①类此。

因蚤丧父,事继母孝,有父、祖丧未葬,投书先友翰林待制杨恕,怜而助之,始克襄事②。因性不苟合,不妄交接,家虽甚贪,非其义,一介不取。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公卿过保定者众,闻因名,往往来谒,因多逊避,不与相见,不知者或以为傲,弗恤也。尝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

不忽木以因学行荐于朝,至元十九年,有诏征因,擢承德郎、右赞善大夫。初,裕皇建学宫中,命赞善王恂教近侍子弟,恂卒,乃命因继之。未几,以母疾辞归。明年,丁内艰③。二十八年,诏复遣使者,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征因,以疾固辞,且上书宰相曰:

因自幼读书,接闻大人君子之余论,虽他无所得,至如君臣之义,自谓见之甚明。如以日用近事言之,凡吾人之所以得安居而暇食,以遂其气聚之乐者,是谁之力与?皆君上之赐也。是以凡我有生之民,或给力役,或出知能,亦必各有以自效焉。此理势之必然,亘万古而不可易,而庄周氏所谓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者。

因生四十三年,未尝效尺寸之力,以报国家养育生成之德,而恩命连至,因尚敢偃蹇不出,贪高尚之名以自媚,以负我国家知遇之恩,而得罪于圣门中庸之教也哉!且因之立心,自幼及长,未尝一日敢为崖岸④卓绝、甚高难继之行,平昔交友,苟有一日之雅者,皆知因之未尝以此自居也。

向者,先储皇以赞善之命来召,即与使者俱行,再奉旨令教学,亦即时应命。后以老母中风,请远家省视,不幸弥留,竟遭忧制,遂不复出,初岂有意于不仕邪?今圣天子选用贤良,一新时政,虽前日隐晦之人,亦将出而仕矣,况因平昔非隐晦者邪?况加以不次宠,处之以优崇之地邪?是以形留意往,命与心远,病卧空榻,惶恐待罪。

因素有赢疾,自去年丧子,忧患之余,继以痁虐,历夏及秋,后虽平复,然精神气血,已非旧矣,不意今岁五月二十八日,虐疾复作,至七月初二日,蒸发旧积,腹痛如刺,下血不已。至八月初,偶起一念,自叹旁无期功之亲⑤,家无纪纲之仆⑥,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容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仆病势不退,尝居处其中以待尽。遣人之际,未免感伤,由是病势益增,饮食极减。至二十一日,使者持恩命至,因初闻之,惶怖无地,不知所措,徐而思之,窃谓供职虽未能扶病而行,而恩命则不敢不扶病而拜。因又虑,若稍涉迟疑,则不惟臣子之心有所不安,而踪迹高峻,已不近于人情矣。是以即拜受,留使者,候病势稍退,与之俱行,迁延至今,服疗百至,略无一效,乃请使者先行,仍令学生李道恒,纳上铺马圣旨,待病退,自备气力以行。望阁下俯加矜悯,曲为保全,因实疏远微贱之臣,与帷幄诸公不同,其进与退,非难处之事,惟阁下始终成就之。

书上,朝廷不强致,帝闻之,亦曰:“古有所谓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欤?”三十年夏四月十六日卒,年四十五。无子,闻者嗟悼。延祐中,赠翰林学士、资善大夫、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

欧阳玄尝赞因画像曰:“微点之狂,而有沂上风雩之乐;资由之勇,而无北鄙鼓瑟之声。于裕皇之仁,而见不可留之四皓;以世祖之略,而遇不能致之两生。乌乎!麒麟凤凰,固宇内之不常有也。然而一鸣而六典作,一出而《春秋》成。则其志不欲遗世而独往也明矣,亦将从周公、孔子之后,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者邪!”论者以为知言。

因所著有《四书精要》三十卷;诗五卷,号丁亥集,因所自选。又有文集十余卷,及小学四书语录,皆门生故友所录,惟《易系辞说》,乃因病中亲笔云。

《元史·刘因传》卷一七一

〔注 释〕

①率:大抵。②始克襄事:才得以完成丧事。克,能。襄,成。③丁内艰:遭母丧。④崖岸:比喻性格高傲。⑤期功之亲:近亲。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指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⑥纪纲之仆:懂规矩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