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
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军的领袖,谋略家。字玄邃,辽东襄平人。出身于世代高官名将的大贵族之家,少年即有大志。“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养徙客,礼贤不爱籍”。“少有才略,志气雄远,轻财好士”,此类活动是为日后的政治目标服务的。大业九年(613),楚国公礼部尚书杨玄咸举兵反隋,李密献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抓住隋炀帝二次兵伐高丽,远离巢穴,孤立无援的有利时机,与高丽前后夹击。擒贼擒王,消灭元凶,即可大获全胜,此计可稳操胜券。中策是抢占关中,占据险要之地,以临天下,隐扎稳打,并可推翻隋朝。此策虽不能速战速决,亦是独具慧眼,老谋深算之计。下策是弃元凶炀帝而不攻,置关中创业之基而不取,硬攻坚城洛阳,则毫无取胜的把握。杨玄咸偏取下策,又对奸人韦福嗣委以心腹之任,兵败西退时又贻误战机,招致彻底失败。李密逃亡入关时被官府抓获,在押送高阳的途中,以金钱置酒灌醉押解人员,“密等七人穿墙而逃”,投靠瓦岗农民起义军翟让,设计伏兵合围斩杀隋悍将张须陀:为抢夺粮食,轻兵突袭洛口仓,大规模地向濒临绝境的饥民发放粮食,数十万人相投,壮大了起义队伍。大业十三年(617)翟让主动退位让贤,推举李密为主,尊为魏公。不久,又攻据回洛仓。次年,与隋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决战,避其兵锋,深沟高垒,以逸待劳;避免腹背受敌,假降隋皇泰主杨侗,解除了后顾之忧,尽全力以精兵应对宇文化及,消耗其军粮,待其粮绝后,展开决战,歼其主力八万余人。在反隋战争中,李密为配合军事行动,发动民众,瓦解敌军,历数隋炀帝十大罪状,使隋统治者惊恐万状,可谓是把军事进攻和政治攻势结合起来的典范。李密虽极有机谋,但过失也不小。他在政治上一个重大错误是杀害翟让;在谋略上的一个重大失误是不攻关中。加之居功自傲,轻敌兵败,走投无路,投降唐王李渊。不受重用,叛唐出逃,于武德元年(618年)被唐右翊卫将军万宝派副将盛彦师伏兵击杀,时年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