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晟列传

卷五十一

长孙晟列传

长孙晟一世盛名,高官厚禄,得以善终。他一生都在与突厥的首领打交道,不管是交战攻伐,还是怀仁招远,他都游刃有余,为隋朝创立了安定的边塞环境,也为帝王树立了威赫的英名。

长孙晟字季晟,性情通达聪敏,广泛地阅读经书典籍,擅长弹弓,精于射箭,敏捷过人。当时北周皇室崇尚武道,贵族子弟都以此相夸耀,每次一起骑马射箭时,当时的年轻人都比不上他。长孙晟十八岁做司卫上士。当初,他并不出名,只有高祖(即隋文帝)看见他后,深感奇异,拉着他的手对别人说:“长孙晟这孩子武艺超群,刚才与他交谈,又颇有谋略。后世的名将,不就是他吗?”

智胜摄图

北周时,突厥的大可汗为沙钵略可汗摄图,而达头可汗玷厥、阿波可汗大逻便、突利可汗染干等人,作为摄图的兄弟子侄,各领精兵镇守一方,均号可汗。北周宣帝时,摄图请求与北周联姻,北周把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嫁给他。然而北周与摄图各自夸耀,挑选骁勇善战的人作为使者。于是北周派长孙晟作为汝南公宇文神庆的副手,送公主到突厥的牙帐。北周先后派使者数十人,摄图不礼待他们,唯独见了长孙晟后特别喜欢他,经常和他一起游猎,款留他一年的时间。曾有两只大雕飞在空中争夺一块肉,摄图将两支箭递给长孙晟说:“请把它们射下来。”长孙晟弯弓策马,正遇上两只雕相互争夺,于是一箭射下了两只雕。摄图很高兴,命令子弟及贵族将他当做亲友,以求学习弹弓和射箭。摄图的弟弟处罗侯与长孙晟交好。长孙晟与他出外游猎,趁机查看山川形势,军队强弱,情况全部掌握。当时高祖在北周做丞相,长孙晟把情况汇报给高祖,高祖非常高兴,升他为奉车都尉。

开皇元年(581),摄图说:“我是北周的亲戚,现在隋公自立为帝而不能制止他,我有什么面目去见我的妻子呢?”于是与高宝宁攻陷临渝镇(今山海关),约各部落谋略共同向南侵略。隋文帝刚刚即位,非常恐惧,修筑长城,征发兵士驻扎在北部边疆。长孙晟事先知道摄图、达头、阿波、突利等叔侄兄弟各自统率自己的精兵强将,分别居住在四个方向,内心各自猜忌,表面上却显得团结一致,难以武力征服,容易离间,于是上书分析摄图兄弟子侄的形势,陈说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好处,献上反间计。隋文帝非常高兴,将长孙晟招来面谈。长孙晟又口述形势,随手画出山川,写下虚实,了如指掌。文帝深为称赏讶异,全部采用了他的计谋。于是派太仆元晖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出使,见达头可汗,赐给他狼头大旗,假装非常钦敬,礼节非常优厚。达头的使臣来朝廷,位置居于摄图的使臣之上。反间计施行后,突厥内部果然互相猜忌。朝廷授长孙晟为车骑将军,携带礼物送给奚人和契丹人等,派他们为向导,得以到达处罗侯的地方,广为安置心腹,诱使他归附中原。

开皇二年(582),摄图率领四十万骑兵从兰州(今甘肃兰州)入侵,打败了达奚长儒的军队,又要南下。达头可汗不听从,领兵退去。当时长孙晟又说动突利可汗欺骗摄图说:“铁勒要造反,要去偷袭您的牙帐呢。”摄图才害怕了,领兵出塞。开皇四年(584),朝廷派长孙晟作为虞庆则的副手出使摄图处,赐公主姓杨,改封为大义公主。摄图接受诏书,却不肯跪拜,长孙晟上前说道:“突厥与隋都是大国天子,可汗不愿下拜,又怎敢违拗?不过您的妻子是皇帝的义女,可汗就是大隋的女婿,怎么能无礼,不敬重岳父呢?”摄图于是笑着对他的大首领们说:“要拜岳父,我听他的话。”于是才对诏书下拜。

离间阿波

突厥大举进攻,朝廷派出八路元帅分别抵抗敌人。阿波可汗到了凉州(今甘肃省西北部一带),和窦荣定作战,接连败北。当时长孙晟为偏将,派人对阿波说:“摄图每次来进攻都大胜,阿波才来就失败了,这是突厥的耻辱,难道不内心有愧吗?况且摄图和阿波兵力原本势均力敌,现在摄图总是胜利,为大家推崇;阿波总是失利,为国家招来耻辱。摄图一定要把罪名安在阿波头上,成就他一直以来的图谋,灭掉你的牙帐。希望你好好考虑,能够抵挡吗?”阿波的使臣到来,长孙晟又对他说:“现在达头可汗和隋联合,摄图不能制止。可汗为什么不依附天子,联合达头,形成强势呢,这是万全之计。怎么能战败负罪,归附摄图,受他的侮辱呢?”阿波曾经与摄图争夺汗位,两人本来就互相猜忌,于是采纳长孙晟的建议,留在塞上,派人跟随长孙晟入朝。

当时摄图败给了卫王的军队,听说阿波怀有二心,于是围攻他的牙帐,捕获了阿波所有的部众并杀死了他的母亲。阿波回去没有归处,向西投奔达头可汗,求得十余万军队,向东袭击摄图,收复了原来的土地,收罗散去的士兵几万人,和摄图互相攻伐。阿波频频获胜,声势日益强大。摄图又派遣使臣朝见文帝,公主自己请求改换姓氏,成为皇帝的义女,文帝答应了。开皇七年(587),摄图去世,弟弟处罗侯继承汗位。当时,阿波率领五六千骑兵流窜在山谷间,处罗侯主张捉拿他献给朝廷。隋朝文武百官皆主张处死阿波,唯独长孙晟认为阿波没有背负国家,只不过兄弟之间自相残杀而已,为了招抚远方,不如保全双方。文帝同意了他的看法。

招抚染干

开皇十三年(593),流放的犯人杨钦跑到突厥,谎称彭公刘昶和宇文氏之女密谋背叛隋朝,派他来密告公主。当时处罗侯已经去世,摄图可汗的儿子雍闾继承汗位,他相信了杨钦的话,于是不再受职进贡。朝廷派长孙晟出使突厥,暗中观察。大义公主见到长孙晟,竟然出言不逊,还派和自己私通的胡人安遂迦和杨钦一起商议,煽惑雍闾。长孙晟回到京师后,把这些情况一一上奏。朝廷向雍闾索要杨钦,雍闾不给,说没有这个人。长孙晟于是贿赂突厥官员,知道杨钦藏身所在,趁着夜色把他抓获,并告知雍闾。由于揭发了公主的隐私,一国人引以为耻。雍闾抓住安遂迦等人交给了长孙晟。文帝非常高兴,依然派长孙晟去突厥,督责杀死大义公主。雍闾又上表请求通婚,众人计议打算答应他,长孙晟却认为雍闾反复无信,终究要叛变朝廷。不如扶持突利可汗,令其牵制雍闾的力量。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力破强敌

开皇十九年(599),染干和雍闾要攻打大同城(今山西大同)。隋文帝诏令六路总管由汉王统管,分道出塞征讨。雍闾非常害怕,又和达头可汗结盟,合力攻打染干,大战于长城之下。染干大败,和长孙晟带着五个随从连夜往南逃跑。第二天白天,染干收罗了几百个骑兵,但认为入朝后以败将身份,不会得到隋朝天子的礼遇,想投奔达头可汗。长孙晟知道他有二心,于是秘密派随从进入伏远镇(今山西西北部),令其迅速点燃烽火。染干见四处烽火全部燃起,向长孙晟询问缘故,长孙晟骗他说:“城高地势辽阔,一定会远远地看见敌人。我国的法律,贼兵如果来得少,就点燃两处烽火;来得多,点燃三处烽火;大举进攻,点燃四处烽火,使人知道敌人众多且又逼近了。”染干非常害怕,带着部众投入城中。长孙晟将官员留在当地统领军队,自己带着染干飞驰入京,文帝非常高兴。此后,长孙晟通过征讨雍闾,使很多部落都来归附隋朝,突厥自此臣服。长孙晟又奏请文帝,将染干部落安顿于五原地区(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以免于其他部落的侵略。几年后,他又参与了和达头的战争,通过在水中投毒和招降的办法,逼迫达头的部落向西投奔了吐谷浑。

出使立功

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去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想出塞陈布兵阵,炫耀武力,经过突厥的领地,到达涿郡(今北京市)。唯恐染干吃惊恐惧,先派长孙晟去传达皇帝的旨意。染干召集所统率部落的数十位酋长会集。长孙晟因府中杂草丛生,想让染干亲自除去,明示各部落,以表明威权,于是指着帐前的草说:“这种草很香。”染干连忙凑上去闻了闻,说:“一点都不香。”长孙晟说:“天子巡幸之处,诸侯亲自洒扫,清除道路,以表示尊敬。现在府中杂草丛生,我以为是留着香草呢。”染干才明白道:“我的罪过。我的身家性命都是天子赏赐的,能为君效力,岂敢推辞?只因边民不知礼教,幸亏将军教导。”于是染干拔出佩刀,亲自割草,达官贵人和酋长们争着仿效他。染干又征发突厥全国的劳力,修了一条从榆林北面到自己的公府、往东到蓟(今北京西南部),长三千里、宽一百步的御道。隋炀帝听说了长孙晟的计策,愈发嘉奖他。

大业五年(609),长孙晟去世,时年五十八岁。隋炀帝深深惋惜哀悼。后来突厥围攻雁门(今属山西代县),炀帝叹道:“如果长孙晟还在,不至于让匈奴嚣张到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