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列传

卷一百二十五

徐达列传

徐达,明朝建国头号大将、第一功臣,他智勇双全且忠心耿耿,早年跟随朱元璋后就一直为之南征北战,他率兵攻进元朝都城、远征元朝余孽、创建山海关,亲手为朱元璋打下大半江山。

初显才华

徐达,字天德,凤阳人,他出身世代务农的家庭,个子高又很强壮,年龄不大就胸怀大志,勇敢且性格坚毅。明太祖朱元璋还只是郭子兴部下的时候,二十二岁的他就投奔了朱元璋。不久屡建战功,被郭子兴提拔为镇抚之职。在朱元璋被敌人抓为人质的时候,徐达挺身而出,到敌军中请求用自己代替朱元璋为人质,最后朱元璋和他都得以安然返回。

朱元璋带领起义军渡过长江,攻克采石(今属安徽),夺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徐达和常遇春都作为全军前锋冲锋陷阵。之后不断攻城略地,在朱元璋攻克集庆(今南京)后独当一面,率军攻取重镇镇江,成为朱元璋手下头号大将。他令行禁止,统兵严格,被授予淮兴翼统军元帅。

徐达智勇双全,屡立战功。那个时候江浙地区政权首领张士诚也独霸一方,已占据常州,并派人马从水路进攻镇江。徐达打败敌人之后,又请增兵围困常州。张士诚派兵来援,徐达认为敌人狡猾且来势汹汹,不可以直接力敌,于是在城外设置两股伏兵等待敌军,派遣王均用一股奇兵,自己则督军作战。敌军撤退的时候中了埋伏,大败而归,张、汤两员将领被俘。徐达继而又围困了常州,并在第二年攻下城池,升为佥枢密院事,之后屡战屡胜,生擒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朱元璋亲自率军出征,命徐达留守应天(今江苏南京)。徐达另出兵击败赵普胜,收复池州。不久升为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在进攻安庆之役,趁夜冲浮寨击破赵普胜兵马。在镇守池州时,和常遇春一起设伏,在九华山(今属安徽池州)下打败陈友谅兵马,斩获首级万余,生擒三千多敌人。常遇春对徐达说:“这些都是精兵劲旅,今天不杀将来后患无穷。”徐达不同意,于是上报朱元璋。常遇春则私下在夜里悄悄地坑杀了近半俘虏。朱元璋不同意坑杀,将剩下的俘虏全部遣散。陈友谅进犯,徐达率军在南京南门外与诸将力战,最终击败敌人,将敌船尽数焚毁。

南征北战

之后,徐达随朱元璋征战陈友谅,攻城略地,勇不可当,既可以做先锋追击敌人,又可以做主军硬撼敌方,还可作为统领大将,镇守后方。朱元璋称吴王后,就提拔徐达做了左相国。之后徐达屡次出征,克重地,战强兵,平定湖南、湖北、淮河南北,不仅进占吴地,且击退元兵,巩固并不断扩大着朱元璋的地盘。

朱元璋商议攻吴,右相国李善长建议暂时不要急功近利,要从长计议。徐达说:“张士诚自己能力不足又待人苛刻,大将李伯升之类的人只想着拥有子孙、女人和钱财,都好对付。现在管事的,只有黄、蔡、叶三个参军,这样的书生根本就不通晓军事和国家大政。臣现在有主上威德相助,用大军攻击,几天之内就可攻下三吴。”朱元璋大喜,于是拜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带领二十万水路大军进攻湖州。

敌人三路出兵,徐达也分三路应对,又另外派一路兵马扼守敌人返回的路线。敌军战败逃走被阻挡,无法入城,返回重新作战,大败而归,仅将军等官员就被擒两百多人,城也被围。张士诚派兵六万来援救,在半路旧馆(今属浙江)屯兵建五个营寨以图自保。徐达派常遇春阻隔,又打败张士诚亲率的援兵,张士诚逃走,屯兵营寨也被攻破,众多首领带领湖州(今属浙江)全城人员投降。之后重兵团团围困平江。徐达派遣使者向朱元璋请示如何行事,朱元璋嘉奖慰劳说:“徐将军智勇绝伦,因此才能以正确的方略平定四方群雄。现在一有事就请示我的命令,这表明了将军对我的忠诚,我很满意。但是将在外,君王不能事事插手。军中有什么事情,还是要将军见机行事,我不限制你。”不久攻破张士诚的都城,将张士诚生擒并送往应天,得兵二十五万。平江城快要攻破的时候,徐达和常遇春约定:“军队进入后,我从左边进攻,你从右边进攻。”又命令军队中执法的士兵:“有抢夺民众钱财的,处死;有毁坏民居的,处死;有脱逃军营二十里的,处死。”进城之后,兵士秋毫无犯,老百姓与此前一样安居。徐达率军凯旋,被封为信国公。

不久朱元璋又拜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以常遇春为副手,率领步兵骑兵共计二十五万人,北伐元军攻取中原。朱元璋亲自送行。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进退有据,山东遂全部顺利平定。

北伐灭元

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称帝,任命徐达为右丞相兼太子少傅,徐达进军河南,攻占汴梁(今河南开封),继而自虎牢关入洛阳,与元将脱因帖木儿大战洛河北面,击退使之溃逃。梁王阿鲁温投降,平定河南。之后直捣潼关,元军将领四散逃跑,于是入关,一直向西攻至华州(今陕西华县)。

捷报频传,朱元璋就巡视到了汴梁,召徐达到其住的地方商议北伐事宜。徐达说:“大军已经平定了山东、河南,王保保徘徊观望形势;潼关既已经攻克,李思齐狼狈向西逃窜。元朝已不会再有援军,如今趁势直捣元都城,一定会一战而下。”朱元璋很赞同。徐达又询问说:“一旦攻下元都,元主一定会向北逃窜,我们是不是要穷追不舍呢?”皇帝说:“元朝的国运已经衰竭,马上就要自己消亡了,不需要再派追兵。出塞之后,我们只需要固守边疆,防止他们入侵即可。”徐达欣然听命。于是与常遇春会师,沿着运河挥军北上,大败元军,进而攻克通州(今北京通州)。元顺帝带着皇后、妃子和太子等向北逃去。几日后,徐达进占元都。除多名元朝重臣不降被杀外,没再杀其他人。徐达命封住官府仓库,抄没图书和宝物,命人领千余兵马守卫宫殿门,派宦官保护并监视皇宫里的人,禁止士兵侵犯。不管是官员还是民众,都得到了保全,都城内的市集甚至都没有关闭。

朱元璋以元都为北平(今北京)府,留将领等驻守,徐达和常遇春奉命进取山西,顺利打过太行。此时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刚刚引兵出雁门(今属山西),计划由居庸关攻取北平。徐达避实就虚,趁着敌人不防备,率部进逼太原。扩廓回退援救,徐达以精兵夜袭元军兵营,元军大败,扩廓只余下十八骑仓皇逃窜,太原也被攻克。之后不久,平定山西全境。徐达带领明朝兵马引兵西渡黄河,追击张思道、李思齐等率领的元军,平定陕西全境。

率军西征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徐达班师回朝,赏赐徐达很多财物。正要论功封赏之际,恰好赶上扩廓攻兰州,此时常遇春已经死了。洪武三年(1370),皇帝又命徐达为大将军、李文忠为副将军,分道出兵。徐达从西路行军攻取扩廓。李文忠从东路进攻追元嗣主。徐达和扩廓在定西(今属甘肃)殊死战斗,明军大破元兵,擒获元文武僚属一千八百六十余人,将士八万四千五百余人,马驼杂畜数以几万计。扩廓仅带着老婆孩子数人逃亡。徐达继而攻占多地。副将军李文忠也在追击中擒获元朝嫡孙、妃子、大将、相国等。大军奉诏班师回朝。太祖朱元璋亲迎并劳军。不久下诏大封功臣,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洪武四年(1371),徐达率军赴北平练兵,修筑城池,将山后军民迁徙过来充实各个卫府的人口,设立了二百五十四屯,开垦一千三百多顷田地。直到冬季,皇帝才把他召还。

洪武五年(1372)重新发兵征扩廓。徐达作为征虏大将军进取中路,左副将军李文忠从东路进攻,征西将军冯胜从西路进攻,各率领五万骑奇兵出塞。徐达中路轻敌冒进,初战不利,伤亡数万人。朱元璋因为徐达功劳大,并不过问。文忠军亦不利,不久撤军。只有冯胜统军获全胜。洪武六年(1373),徐达又率领诸将远征边疆,胜利后还军北平,戍守边防,过了三年才回到京城。洪武十四年(1381),徐达又率领汤和等讨乃儿不花。征战完毕又重新回到边镇。

那个年代能被称为名将的,必推徐达、常遇春。两人才能和勇猛差不多,都是朱元璋所倚重的将领。常遇春彪悍敢深入敌后,而徐达尤其长于谋略。常遇春攻下城邑还是要有屠戮,而徐达行军所至不扰民众,即便是擒获间谍,也要用恩义来结交,希望能收为己用。大家多乐意归附徐达。因此,朱元璋通令全军众将领御军要持重、要遵守纪律,把大将军徐达作为行军打仗中符合为将原则的榜样。

功勋卓著

徐达作为明太祖朱元璋最为倚重的将领,不仅帮助太祖建立了明政权,也带领明军征战四方,彻底埋葬了元朝,打下了一片偌大疆土。同时他也是明朝开国元勋中少有的得到善终的人。每年春天出征,到了冬季皇帝又召回,徐达已经习以为常。每次回来立即交还大将军印信,皇帝赐徐达休息,常常宴请他,还称他为布衣兄弟,而徐达反倒更加谦恭有礼。皇帝曾经很郑重地说:“徐兄功劳巨大,现在却还没有好的住所,我把我的旧宅赐给你吧。”皇帝的旧宅是太祖朱元璋为吴王时居住的地方。徐达坚持推辞。万般无奈,有一天,皇帝把徐达灌醉,然后把他抬到自己的旧宅,让他休息。半夜徐达醒来,发现后急忙跪倒台阶下,向皇帝连声说“死罪死罪”。皇帝看到了,很是高兴,于是命官员在自己旧宅前面给徐达建府第,门前立一石碑,并亲书“大功”。胡惟庸担任丞相的时候,想要和徐达结好关系,徐达鄙视这个人,不肯答应。胡惟庸又贿赂徐达看门人福寿,福寿向徐达坦白。徐达更加厌恶和胡惟庸扯上关系,他还经常向皇帝提意见说胡惟庸不适合做丞相。之后胡惟庸谋反事情败露,皇帝更加器重徐达。洪武十八年(1385),徐达病重,不久去世,时年五十四岁。皇帝因此不上朝,临出丧更是悲痛不已。徐达死后被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

徐达话说得不多,但考虑事情极其精细周到。在军队的时候,向来令行禁止,不随意变更命令。众多将领都是唯命是从,从不违背。但徐达在皇帝面前恭谨到像是不会说话一样。徐达非常善于领军,出征的时候与部下同甘苦,将士们没有不感恩拼死效命的,因此徐达带兵所向无往不利。他尤其严格约束部下兵将。他率兵攻克大的都市有两座,省会城市三座,郡邑一百多座,到了哪里都是秩序井然,民众安居,民众不遭受兵戈之苦。班师回朝的时候,乘坐简陋的车,住简陋的房间,对儒生彬彬有礼。皇帝曾经称赞他说:“领受命令就出征,成功后凯旋,不骄不躁,不爱美女,不取金银财宝,性格正直没有瑕疵,像日月般昭明的,只有大将军一个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