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皇后郭氏:善妒忌惹怒皇帝,无子嗣终被废除

宋仁宗赵祯皇后郭氏:善妒忌惹怒皇帝,无子嗣终被废除

皇后郭氏是宋仁宗赵祯的第一位皇后,也是宋朝第一位因为与其他妃嫔争风吃醋而被废的皇后。

1022年,真宗驾崩,宋仁宗即位,年仅13岁。由于年龄太小,所以刘娥刘太后帮助他主持政事。两年后,赵祯已经十五岁了,需要娶妻立后了。

这时赵祯正是年轻气盛的少年,而且又处于青春期,虽然他表面上很听刘太后的话,但是,他原本就在有心之人的挑拨之下对于刘太后掌权之事心生芥蒂,因此,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一心想要迎娶一位姿色冠世、美貌动人的美女作为皇后。

那个时候,赵祯看中了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孙女和四川富豪王蒙正的女儿。可是,刘太后不同意,认为赵祯只看重女子的外貌,很容易不务正业,她也害怕那些过于美丽的女子会带坏小皇帝。于是,刘太后在几经筛选之后,依据“出身于衰旧之门,能以富贵自保,将来不至于挠扰朝政”的标准,选择了一位既有内助之贤,还有母仪天下风范的女子作为皇后,这个女人就是郭氏。

郭氏是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人,具体姓名不详,后来被仁宗赐名“郭清悟”。她的祖父是平卢节度使郭崇,祖先世代为代北酋长,属于代北一带的名门望族。郭氏的父亲郭允恭没什么本事,是靠着郭氏祖父才谋得了一个官位。由此可见,郭氏这个家族是比较让刘太后满意的。于是在1024年,郭氏被立为皇后。

当时尚未亲政的赵祯没有办法,只好娶了郭氏为皇后。赵祯原本的意思是,皇后是郭氏来做,同时把貌美如花的张氏和王氏二女留在身边做妃嫔。但是,刘太后竟然把王氏嫁给了自己前夫的儿子,唯有张氏进了皇宫。

都说强扭的瓜不甜,赵祯尽管对郭氏并没有多大恶意,却对刘太后的一番行为很是怨念,于是,赵祯也不是很喜欢这位郭皇后,经常冷落她。偏偏郭皇后又是一个性情高傲、喜欢拈酸吃醋的人,她一进宫就感受到了赵祯对她的不喜,于是心中愤愤不平。郭皇后知道刘太后喜欢她,就仗着有刘太后撑腰,严密监视宋仁宗的行踪,不让赵祯过多宠幸其他嫔妃。再加上刘太后教子甚严,也禁止赵祯随意亲近后妃,于是,除了张氏还能偶尔侍寝之外,其他妃嫔赵祯根本沾不上。

巧合的是,1028年,张氏刚被晋封为美人不久,就因病去世了。赵祯怀疑是郭皇后动的手脚,二人的关系因此雪上加霜。

1033年,刘太后去世了。赵祯亲政,这下再没有了掣肘,他的后宫生活开始放纵了起来,不仅把早死的张氏追封为了皇后,还经常把那位早已嫁人的王氏接进宫来私会。另外,宫中的尚美人、杨美人等趁机也开始活跃起来,纷纷对赵祯曲意奉承,迷得赵祯神魂颠倒。

这些人的得宠自然让郭皇后更加失势,赵祯再也不来找她了,这让郭皇后妒火中烧,开始以皇后的身份训斥后宫得宠的妃嫔们。

一次,宋仁宗与郭皇后、尚美人、杨美人坐在一起聊天,尚美人和杨美人都对着赵祯好言好语、撒娇、作小女儿态,逗得赵祯哈哈大笑。郭皇后看着三人亲热成一团,却没有人搭理自己,顿时醋意翻腾,低声骂了几句。尚美人听到后仗着赵祯宠爱,就反唇相讥了几下,结果,惹得郭皇后非常生气,一时之下也顾不上什么礼仪了,愤而举手扇向尚美人。恰巧尚美人坐在赵祯身边,便向赵祯怀里躲去,而赵祯也伸出身子阻拦郭皇后。没想到,郭皇后竟失手打在了赵祯的脖子上。赵祯顿时龙颜大怒,让身边亲信找来宰相吕夷简,直言要废后。郭皇后恰巧在之前得罪过吕夷简,二人之间有嫌隙。吕夷简在听了郭皇后误打赵祯这件事之后,就怂恿赵祯废后。但是赵祯知道废后一举“有干清议”,就有些迟疑。这时,吕夷简就拉拢身边的谏官进言,说郭皇后“立已有九年,尚无子,义当废”。

赵祯于是下定决心废后。在1043年,赵祯下了诏书,上面写道:“皇后无子愿入道观,特封其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以养。”尽管还是有些谏官进言“后无过,不可废”,但是都被赵祯斥责了,郭皇后被废已成定局。而后,赵祯将郭皇后贬为净妃,赐名“清悟”,让她去当道姑,常年幽居在长乐宫中。这距离刘太后过世仅九个月。

这之后,再也没有人能管着赵祯了,他与尚、杨二位美人日夜淫乐,导致自己身子变得虚弱,到次年的七八月间已经卧床不起了。赵祯这才觉得美色误人。恰巧这时,尚美人因为深受宠爱,在收受贿赂后吹着“枕边风”来干预朝政的事情被言官上谏了,赵祯盛怒之下,处置了很多人,不仅将尚美人贬为女道士,还让杨美人出宫别居。

此时,赵祯才觉得自己有可能对郭氏过于严苛了,便为她赐号“金庭教主”“冲静元帅”。数年后,赵祯几度想念郭氏,二人还诗信往来,联络感情。后来,赵祯计划召郭氏入宫,郭氏听到这个消息,就又摆起谱来,说:“皇上若要召我再入后宫,必须百官立班授册才行,否则我实在无颜相见!”那个时候赵祯已经重新立了曹氏为皇后,没有办法答应郭氏的要求。

吕夷简、阎文应等人害怕郭氏回宫后于己不利,就在郭氏身染小病的时候贿赂太医,用错了几味药,加重了郭氏的病情。没几天,郭氏就一命呜呼了。赵祯得知她的死讯,非常难过,于1036年追册郭氏为皇后,但停办赐谥号上封册及祔祭庙庭之礼,只是将她葬在奉先洪福院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