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王曼同生平简介,缅王曼同历史评价,缅王曼同怎么死的?
曼同(Mindon,1814—1878),缅甸雍籍牙王朝较有影响的一位国王。他在英国侵占下缅甸后登位为王(1853—1878),进行改革,企图摆脱深重的民族危机。在他死后7年,缅甸终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曼同是缅王孟坑(1837—1846)的儿子,生于1814年。①在孟坑和他的胞兄蒲甘(1846—1853)在位期间,他受封于曼同镇,故被称为曼同王。
1852年4月,英国对缅甸发动了第二次侵略战争。6月,英军北上进占勃固。蒲甘在位期间,朝政腐败。在遭到英国武装侵略的紧急关头,宫廷内部斗争加剧。曼同王和他的兄弟加囊王聚众反对蒲甘。1852年12月17日,蒲甘被迫退位,由曼同继位为王。正是这个时候,英国殖民者于1852年12月20日在仰光宣布勃固地区为英国的殖民地。
面对英国侵略的威胁,曼同登位后,没有像其他国王那样对王室进行大屠杀。他没有把蒲甘处死,而是让蒲甘过隐居生活。在宫廷中,虽然曼同是对英主和派,加囊王是一位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但在合力推翻蒲甘以后,他们能很好地合作共事。曼同没有指定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宣布加囊王为王储,在其协助下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曼同不愿意同英国殖民者签订割让勃固地区的和约,也不采取措施去收复失地,幻想通过和平谈判使英国侵略者自动归还勃固地区。登位后,他下令缅军停火,主动释放战争期间被扣留的欧洲人,派遣两位意大利神父到卑谬前线通知英军:缅甸新国王将尽快派出使者进行和平谈判。然而,英军却把1852年12月20日在仰光宣布勃固地区为英国的殖民地的声明副本交给这两位神父转交曼同,要曼同派人进行谈判,缔结一项和约,承认英国对勃固地区的占领。
1853年3月,曼同派人到卑谬同英国侵略者谈判。缅甸代表提出归还勃固地区的要求。英国新任勃固地区的专员阿瑟·藩尔却说,英占勃固,已是既成事实。现在要办的事情,只剩下缔结和约,划定上下缅甸之间的边界了。英国以他们的军队可以稍为往南撤出一些地方为诱饵,引诱曼同缔结和约,正式承认英国对勃固地区的占领,曼同拒绝英国殖民者这一要求。印度总督大贺胥径自宣布第二次英缅战争结束。这是由于英国忙于同其他欧洲国家在亚洲、非洲争夺殖民地,忙于镇压亚非人民的反抗,不得不停止军事行动。但是,英国的侵略野心不死,它要利用上下缅甸之间边界没有划定这一情况继续向上缅甸渗透。马克思当时就指出这是暂时的休战,它留下了一条危机四伏的边界。
1854年,曼同又派人到加尔各答同英印殖民当局谈判,要求归还勃固地区。大贺胥蛮横地对缅甸使团说:“只要太阳还在发光,勃固就将仍然是属于英国的”。
两次谈判失败,曼同还要讨好英国人,希望侵略者最终会发善心,把勃固地区归还缅甸。他指定在缅甸的苏格兰商人托马斯·斯皮尔、英国官员艾伦少校和拉特上尉为自己的顾问,希望斯皮尔充当缅甸和英印当局之间的联系人。1853年,爆发了俄、土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不久英国也卷入这次战争之中。当时,下缅甸闹粮荒,驻在下缅甸的英军要靠印度运粮来供应。加囊王建议曼同利用这个机会收复失地。可是,曼同拒不出兵,反而向英军供应粮食,甚至对人说:“我们不能在朋友的背后放暗箭”。1857年,印度爆发大规模的人民起义,大批驻缅英军被抽调去镇压印度人民。曼同也没有派兵收复下缅甸,反而捐赠1千英镑给英印殖民当局“救济难民”。曼同又对劝他出兵的人说:“我们不能乘人之危去伤害朋友”。
尽管曼同对英国殖民者表示友好,并没有感动侵略者。英国镇压了下缅甸人民的反抗斗争之后,在1862年把阿拉干、丹那沙林、勃固三地合并为英属缅甸,强化了它对下缅甸的殖民统治。
曼同登位后,感到旧都阿摩罗补罗狭小,又觉得迁都到这里以后缅甸蒙受了战败的耻辱,决定另建新都,1858年迁都曼德勒。1861年新都建成之后,他在加囊王的协助下实行改革,以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曼同颁布限制采邑主权力的法令,禁止采邑主征调劳力为自己服务;没有完成国家税收任务之前,不能在采邑内开征新税。1861年,曼同宣布废除采邑制,改由国家向王公贵族发放薪俸。由于大封建主的反对,加上行动不坚决,某些被废除的采邑很快又恢复起来。曼同还企图统一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划定明显的区界。他任命一批官员,赋予他们监督各地税册的编制和监督各地行政官员工作的权力,以确保中央政权对各地的控制。
1862年,曼同实行赋税改革。他废除混乱的旧税制,实行按户计征的统一税制——达达敏塔税制。农民、手工业者、商人要向国家交税,税额为总收入的1/10。税金统一由地方行政官吏收集,全部上缴国库,由国家向官员发放薪俸。他们不得留下税款私用,地方封建主也不得瞒报户口数来偷税漏税。
曼同比较注意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工商业,希望民族经济有所发展,国力有所增强。他选派90多人出国留学,学习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他鼓励王室子弟学习英语,甚至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向英国基督教会头子马克博士学习英语。他的儿子密克耶亲王对西方技术颇感兴趣,被任命为工业大臣。曼同在外国技术人员帮助下,建立了铸币厂,铸造有孔雀标志的钱币,从1861年起在全国流通使用。他重申孟云王(1782—1819)规定的度量衡制,派遣一批巡视员到各地市场监督执行。曼同还从国外买回一批机器装备,兴办了50多间工厂。他采取措施,鼓励宝石开采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曼同着手改善和发展国内的公路和内河交通。他从国外购回7艘内河轮船,发展伊洛瓦底江的航运事业。他组织人力,根据莫尔斯电码编制出缅文的电报电码,在全国开办了电报业务。1874年,在曼德勒创办缅甸第一份报纸《聚宝盆》报,每月出版3次,曼同亲自为报社编辑规定了明确的权限。
曼同注意发展农业生产,采取措施开垦荒地,疏通河道,开凿人工湖,修筑灌溉渠道等水利设施。为了增加收入,他允许上下缅甸通商,同意英国伊洛瓦底江轮船公司通航上缅甸。上下缅甸之间的贸易额从1858年的710万卢比增到1878年的3,370万卢比。为了改善同邻国的关系和得到欧洲国家的援助,曼同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他派出僧侣代表团访问曼谷,以示亲善。暹罗的蒙库王很快也派出僧侣代表团回访曼德勒。1856—1857年间,曼同王派出使团访问伦敦、巴黎、华盛顿,希望同欧美国家建交。1857年,美国派出使团访问了缅甸。法国的代表在1856年到了缅甸首都,法国教官帮助训练缅甸军队。
为了保护缅甸人民的宗教和文化传统,曼同在上缅甸大力振兴佛教,以振奋缅甸的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他要求和尚严守教规,设立摩诃丹温大臣职务,监督和尚的修行。违反教规的和尚,交给图丹马会议进行审理。他对佛教领袖塔塔纳班十分尊重,奉为“国师”,跟他共商国事。曼同建立对佛教经典的考试制度,对成绩优异者给予荣誉称号和发给薪俸。他鼓励上缅甸的和尚到英国占领的下缅甸去,向人民宣传佛教。曼同还组织人力对佛经进行校订和注释。1871年,在曼德勒举行了第五届佛经结集大会。2,400名高僧利用5个多月时间,集中对三藏经进行了校订。最后,把这部巴利文经典完整地刻在733块石碑上,并加上详细的注释。由于召开了这次大会,曼同得到了“第五届佛经结集的护法者”的尊衔。
曼同的改革,是封建地主阶级进行的一次改良主义运动。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缅甸在遭受外国侵略的情况下要求发展民族经济的愿望。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缅甸社会面临的问题。
在曼同进行改革的过程中,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有所发展。曼同的儿子敏贡和敏孔登对曼同指定加囊王为王储深感不满。1866年8月2日,他们发动政变,杀了加囊王,曼同也险些丧命。
加囊王被杀,使曼同在实行改革方面失去了一位得力助手。政变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敏贡亲王政变失败后被英国当局送到印度,他在缅甸宫廷内外还有一批支持者和同情者。曼同迟迟不宣布加囊王的儿子为王储,又引起忠于加囊王的军官的不满。他们当中一些人携带武器进入农村,进行反政府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曼同急于想从国外购买武器,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对英国作出重大的让步。给英国人以治外法权,答应降低过境货物关税,让英国人监督缅甸海关,放弃国王对外贸易的垄断权(宝石、柚木、石油除外),同意英国勘查从八莫到中国云南的商路。但当曼同要从印度购买军火时,英印殖民当局则下令禁止出售。曼同想从意、法两国购买军火,英属缅甸的殖民当局却扬言不让军事装备过境。
七十年代以后,英国加紧侵略缅甸,曼同和英印殖民当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1871年,英国当局决定,今后有关缅甸的事务归印度总督处理。1872年,英国在伦敦接待缅甸使团时,由印度事务大臣带引去见英国女王,把独立的缅甸视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小土邦,引起了曼同的强烈反感。
英国利用上下缅甸边界没有划定这一情况,不断对上缅甸进行渗透。为了掠夺红克伦地区的柚木林,英国派人进入这个地区测量,并煽动这个地区的首领闹“独立”。英国这一行动激怒了曼同,他在1873年向这个地区派驻了军队,宣布缅甸对这个地区拥有主权。可是,1875年,印度总督派福赛斯到缅甸谈判时,他又在英国的压力下,承认这个地区的“独立”。到1878年,英缅关系实际已中断,曼同王争取缅甸同欧美国家建交的努力也毫无结果。
曼同在继承人问题上一筹莫展。他担心过早指定王储会被杀害,一直未敢指定自己的继承人。王后和大臣谭达们纪密谋拥立锡袍为王。1878年,曼同临终前提出由良渊亲王、宋砌亲王、密克耶亲王共同摄政,遭到王后和权臣的反对。曼同一死,他们就拥立锡袍为王。锡袍大肆逮捕和杀害王室人员。良渊和良宇亲王躲进英国驻扎官的官邸,被英国人送到加尔各答。英国利用这些亲王来干涉缅甸内政,对锡袍施加种种压力。
1885年,英国发动第三次侵缅战争。锡袍失败被俘,缅甸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若转载本篇文章,请保留本文出处与链接。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