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以德

教子以德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素以崇德重教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追求真理,注重品德修养,不仅要求自己躬身力行,也非常重视对后代的“德行”培养,教育子女要修身明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中写道:“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也就是说,古人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因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充分说明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治国应从治家始,治家应从教子始。从“齐家治国”这个目的出发,古人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国之根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家庭既是一个生活单位,也是一个生产单位和教育单位。我们的祖先把教育子女看成父母的重要责任,养子必教,养子不教不仅危害自身,也危害他人,更危害国家。宋代程颐说:“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明代方孝孺也说:“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古人的这种看法,在当今社会也是颇具现实意义的。这种言传身教的理念和方法,成为后人正身教子的楷模,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立志有为

“人不立志,非人也。”古人教育子女非常注重树立远大志向,做一个正直的人。颜之推说:“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古人不仅认为立志重要,还提出立什么样的“志”最好。明代杨继盛说:“人须要立志……你发愤立志要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第一先立起志气来。”可见古人并不都看重做官,而是强调要明理,要先做一个正直的君子。

诸葛亮一生为国为民,克己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人树立了楷模。他教育子女要有远大的志向,五十四岁时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著名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他对子女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告诫子女要做到静,不断修身和反省自己;要做到俭,才能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安定宁静就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实现理想需要不断学习知识,只有静心、刻苦才能学到真知,没有坚定的意志就不能成功。

诸葛亮对子女寄予着厚望,他的子女后来都淡泊名利,忠心报国,为国家社稷做出了贡献。公元263年,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自景谷道阴平,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退守锦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不幸战死沙场,年仅三十七岁。

这种“立志”与“做人”联系起来的看法,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要如何如何,将来就可成为什么“家”、什么“长”或什么“师”。社会固然需要各种“家”、各种“师”或各种“长”,可要建成一个祥和、安定的社会,更需要胸怀大志、正直明理的人。中国古代有很多辉煌时代,潜心研究就会发现,这与当时古人懂得人生价值和道德教育,重视“先做人才能做事”的道理,是直接关联的。

尚俭敬廉

以勤俭为本,爱惜一布一饭,这是人生道德启蒙教育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很多古人留下过家训,教子崇尚勤劳俭朴。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陕州(今山西夏县)人。正直坦荡,为官俭廉,平生未有不可对人言之事。他教儿子司马康“以俭为美德”,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题为《训俭示康》的文章。围绕着“成由俭,败由奢”这个古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旁征博引了许多典型事例进行教诲。文章一开篇,司马光就说:“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他感叹当朝“风俗尤为侈靡,但本人应该自身洁好,不要随波逐流”。司马光接连举了李亢、鲁宗道和张文节等官员的俭约作风事迹,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他说道:“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读书人应志于真理,充实道德,不追求外在浮华。近年风气尤其奢侈浪费,正人君子能助长这种恶劣风气吗?只有道德高尚之人才会有深谋远虑”“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要力戒奢侈、谨身节用。当时,为了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著,他不但找来范祖禹、刘恕、刘攽当助手,还要自己的儿子司马康参加这项工作。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时,非常生气。因此,认真地传授了他爱护书籍的经验与方法:读书前,先要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翻书页时,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边缘托起,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他教诫儿子说:“做生意的人要多积蓄一些本钱,读书人就应该好好爱护书籍。”

在生活方面,司马光节俭纯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他常常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他强烈反对当时社会上败坏的风俗,例如:做事讲排场、摆阔气,当差走卒穿的衣服和士人差不多,下地的农夫脚上也穿着丝鞋。而司马光极力提倡节俭朴实,流传至今最有名的名言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的意思是由节俭的生活变成奢侈很容易,要由奢侈的生活节俭下来就很难了。

在司马光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

历代先贤大谈俭朴,并非他们穷得揭不开锅了,而是清楚地知道很多事“成于俭约、败于奢靡”,把俭朴当作一种美德。

这些道理既不深奥,更不新鲜,可如今许多父母似乎知之甚少。现在有的人挂在嘴边的话是:“就这么个孩子,钱不花在他身上给谁花?”那些自己含辛茹苦、收入不高的父母也这样认为:“我们小时候够苦了,让我们的孩子再浪费些也不算过分。”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指导他们的家教实践,有不少家庭的教育失败了。也就会有十几岁的小学生发脾气撕百元人民币以示威,高等学府的“骄子”多买几两米饭用作洗碗的“抹布”,有的甚至开着家里买的轿车故意将伤者轧死。如果像我们的祖先那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事情就不会重演了。

古代家教不仅崇尚勤俭,还注重正直廉洁的教育,讲求“清白传家”。《汉书·疏广传》记载:疏广告老还乡时,带回不少皇帝和太子赐赠的黄金。他用这笔钱每日宴请乡里亲友,当钱快花完时,疏广的子孙便私下托人劝疏广留点钱为子孙置些田产。疏广听后说:“我不是不考虑子孙后代,我想他们如果能够辛勤耕作,家中原有的田产是可以维持一般人的生活水平的,现在如果再多给他们钱财,岂不是教他们怠惰吗?”

梁朝时中书令徐勉,一生身居高位,他严于律己,行事公正而谨慎,节俭不贪,不营置家产。平时所得的俸禄,大都分给了亲朋中的穷困者和贫苦百姓,因此家里没任何积蓄。他的门客和老朋友中有人劝他为后代置点产业,他回答说:“别人给子孙留下财产,我给子孙留下清白。子孙如有德能,他们自会创家业;如果他们不成才,即使我留下财产也没用。”

徐勉经常教导子女要重品行操守,他曾写信告诫儿子徐崧说:“我们家世代清廉,所以平常日子过得清苦。至于置办产业这件事,从来就没有提及过,不仅仅是不经营而已。古人说:‘把整筐的黄金留给子孙,不如教他们攻读一门经书。’仔细研究这些言论,的确不是空话。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有自己的心愿,幸得遵奉古人这个教训去做,就不敢半途而废。自从我身居高位以来,将近三十年,一些门人和老朋友都极力劝我趁有职有权时,购置田园留给你们,我都未采纳。因为我认为只有将宝贵的清白遗给后代,才能让后人享用无穷。”徐勉的子女后来都成为远近闻名的贤士。

在“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的祠旁有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真正为子孙的长远利益着想,就应该喻之以义,遣之以义,而不遗之以利。

重品好学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大,所以古人对子女品行的教育尤为重视。

南宋杰出的诗人陆游,刚正不阿,心系百姓,因不事权贵而屡遭贬谪。他有六子一女,他非常重视对子女做人的教育。他告诫孩子们说:“但愿你们长大成人之后,乡亲们称赞你们是有道德的人。即使做一个老百姓,与那些高官显爵相比,也是无愧的。”他教育子女要“学贵身行道”,知书达理,在《五更读书示子》中写道:你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好时机,要刻苦攻读,莫失良机。读书最要紧的是学以致用,要切实做到“善言座铭要躬行”“学贵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学习古人的高风亮节,不媚权贵,正直无私,时刻想着报效祖国。他还告诉孩子们“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即作文先做人。要注重修身,时常检查自己,有错必改;看到别人有好的行为,要主动自觉地学习;不要与那些华而不实的人结交在一起。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在冬夜里教小儿子陆子聿读书时所作,他手把手地教陆子聿写字,教导他读书学习一定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送子龙赴吉州掾》是他为二儿子陆子龙到吉州赴任地方官时写的赠言,诗中说:“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认能肆馋毁!”就是要求他清清白白地做官。他还告诫儿子说:“在吉州有我的一些朋友,他们不但有学问,而且品德也好。你到那里后,可以去拜访他们,但不要向他们提出什么要求,可以同他们相互勉励。要不干利禄,廉洁自守,成为一个一身正气、真正为百姓谋福的人。”陆游的子女后来都成为远近闻名的贤德之士。

古人教育子女要重德向善,寄托了对后代的关切与期望,令后人借鉴,因为他们找到了做人最本质的东西。他们对子女的仁慈关爱和严格的要求,使其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这是为其长远打算和未来负责,使其终身受益,是留给孩子的最可靠的财富。

择境而居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说,一个村庄或小镇应该具有淳朴、忠厚、仁德的风气才算美好,如果选择居家住所,不晓得去选择风气淳朴善良、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算得上有智慧呢?这句话说明了择居的重要性。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因此选择风俗仁厚的住所,不知不觉就会受到它的影响,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晋朝陶渊明《移居》诗云:“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朝夕。”诗中的“素心人”就是指心地善良的人。可见,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如同孔子所说的,和善人来往,就好像进入种满香草芝兰的花房,时间久了闻不出香气,这是因为被香气同化了,品德受熏染而变得高尚;与恶人交往,就如同进入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就闻不出臭味,被臭味同化了,人也因此同样变坏了。因此,古人很注重对子女成长环境的选择。

从前孟母三迁,就是为了选择“里仁为美”的环境,使孟子在优良的环境中成长。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曾经搬了三次家。孟家原住在坟地附近,耳濡目染之下,孟子常和同伴玩筑墓和祭墓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好,就搬家了。新家的旁边是屠宰场,模仿力强的孟子又玩起杀猪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的环境也不妥,又搬家了。最后搬到太庙旁,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又跟着进出的文官依样学起礼仪,孟母见了非常高兴,这才定居下来。

孟子曾因不用功读书而逃学回家。孟母立刻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正在编织的布剪断了,并且对孟子说:“求学的道理,就和我织布的道理一样,要一丝一丝地织上去,才能织成一块有用的布。你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有成就。像你这样不用功,怎么能够成就大业呢?”

正因为孟母很注重子女的环境熏陶,才留下了“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有益的教育故事。

溺爱杀子

古人教子讲究“慈爱”,反对溺爱。这点尤有现实意义。韩非子曾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司马光亦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他们认为父母之爱需理智而有分寸,才会起到正面的作用。“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则会使孩子养成任性、骄狂的习性,甚至走上歧途,所以古人云:“爱不可溺。”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其中记载:古代的帝王圣贤,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有少师少保来负责教他孝仁礼义了。普通百姓虽然不能和皇家一样,但当在孩子能识人颜色、知人喜怒的时候,就加以教诲,教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格按父母说的做。这样几年后,可以不用体罚,父母既威严又有慈爱,子女因畏慎而产生孝心。

《颜氏家训》中还说:世上有许多人,只知道爱而不懂得教育。孩子的饮食行为,都随心所欲。做得不对应训诫的时候反而夸奖他,应当诃责的时候反而嘻笑,等孩子长大懂事后,还以为理法就是这样。骄慢的习惯已经养成,这时候大人才来管教他,就是打死他也不能建立尊长的威信,孩子的忿怒天天增长反而会增加他的怨恨。等孩子长大成人,最终成为败德之人。自古以来许多父亲都知道疼爱子女,却不懂得教育子女,以至于使他们危害他人,自取灭亡,这样的事例还少吗?

梁元帝时有一个士人,从小聪明有才能,很受父亲宠爱,但家里没有很好地教育他。他只要有一句话说得有点儿道理,他父亲就不断地夸奖他,一年到头到处与人谈论;一件事做错了,他父亲就百般为他掩饰,替他找各种借口,希望他自己能慢慢改正。后来这人长大成人之后,不好的品质越发展越严重,待人粗暴傲慢,最后终于因为口不择言,遭人杀害而死。

父母疼爱孩子,但很少有能做到平均的。为人父母,不怕不慈爱,怕的是只知道疼爱子女而不懂得去教育子女。父母溺爱子女却不能教育子女,使子女沦为坏人,陷入恶迹劣行,最终受到惩罚,引出祸乱,自取灭亡。毁他的并非他人,恰恰是做父母的害了他。聪明俊秀的孩子固然惹人喜爱,但顽劣愚钝的孩子更应当加以怜爱。有些偏爱的人,虽想对孩子好,却反而给他带来灾祸。人们常说的“惯子如杀子”,就是这个道理。

孔夫子说:“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就好像天性一样,习惯会成为自然。”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俗话说:“教育孩子要从他小的时候开始。”石碏劝谏卫庄公说:“我听说父亲疼爱子女应该教给他们做人的正道,不使他们走上邪路。骄横奢侈,荒淫放纵,就会走上邪路。骄奢淫逸四种习惯都有,这是过分宠爱他们所造成的。”

疼爱子女,就应当教育他们,培养他们成人。疼爱他们却让他们走上邪路,又怎能算得上疼爱他们呢?疼爱子女的那些人常常说:“孩子小,不懂事,等他们长大后再来教育他们。”这就好比种了一棵不正的树苗,说等到树木长大后再来修剪它,那样费力不更多吗?又像打开鸟笼把鸟放走之后再去捉鸟,解开缰绳把马放走之后再去追它,与其这样,不如事先就不放开鸟和马?

“慈母败子”是古人以自己的教训得出的道理。这个道理仍如警钟,提醒为人父母者不可溺爱子女,而要注重做人的道德伦理教育。清清白白端端正正地做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时时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刻刻要惕厉自己的道德操守。教导子女修身重德,才是为子女长远计,才是对其真正的爱护和负责,才能使其无怨无悔地立于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