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江南制造总局
中国清朝末年由政府经营的第一个大型军工企业。亦称上海机器局、上海制造局,由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倡议并开办。鸦片战争失败后,李鸿章把失败原因归结为洋人“船坚炮利”,于是便把自强寄托仿造外国船炮、创办军事工业上。特别是他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后,更坚信此说。于是,他奏请朝廷批准,于1862年建立“上海洋炮局”,次年又设立苏州洋炮局,制造枪炮弹药。1865年,李鸿章买下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工厂后,奏准朝廷从美国购买机器,并将两个洋炮局并入,正式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其经费一方面靠清廷拨款,另一方面靠洋税供应,再一部分由淮军军需项下筹拨,仅初创费即用去白银54.3万两。常年经费则靠洋税和淮军军需供应。1867年,为谋扩充,总局由虹口迁到上海城南高昌庙,分设机械厂、汽炉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船坞、木工厂、煤栈等,到1893年又先后增设黑火药厂、枪子厂、炮厂、炮弹厂、栗色火药厂、无烟火药厂、水雷厂和炼钢厂,制造各种枪炮弹药、钢铁、机器和修造轮船等。在创建和生产过程中,采用国外先进技术,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近代军工企业。甲午战争后,该局生产减退,1905年造船厂独立,辛亥革命后改称江南造船所,制造军火部分到1917年改称上海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