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文学·谐隐

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文学·谐隐

古代文体名。诙谐性散文,以隐喻、调谑或噱笑为特征,亦称俳谐文。如《鸡九锡文》、《驴山公九锡文》等(见《隋书·经籍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韩退之作《毛颖传》,此本南朝俳谐文《驴九锡》、《鸡九锡》之类而小变耳。俳谐文虽出于戏,实以讥切当世封爵之溢。”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篇说:“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昔齐威酣乐,而淳于说甘酒,楚襄讌集,而宋玉赋《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及优旃之讽漆城,优孟之谏葬马,并谲辞饰说,抑止昏暴。是以子长编史,列传滑稽,以其辞虽倾回,意归义正也。”可见刘勰认为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与《史记·滑稽列传》中淳于髡、优旃、优孟等人以谐谑规劝君王的言论,均属于谐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