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文学理论精华·文学的鉴赏和批评

刘学·文学理论精华·文学的鉴赏和批评

刘勰关于文学鉴赏和批评的理论,主要见《知音》篇。首先,他反对三种文学批评态度:“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他认为正确的鉴赏和批评态度应该做到:“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平理若衡,照辞如镜。”他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批评者只有通过“博观”来克服自己的 “一隅之解”,才有可能避免片面性。

在鉴赏和批评的基本原则方面,刘勰提出“将阅文情,先标六观”。这个“六观”,实为作品的审美标准。“一观位体”,就是观察作品中心思想的确立。“二观置辞”,就是观察文句辞藻的运用。“三观通变”,就是观察继承和创新上的表现。“四观奇正”,就是观察风格气派的变化。“五观事义”,就是观察事例材料的提炼。“六观宫商”,就是观察音韵节奏上的安排。以上“位体”、“事义”是指作品内容方面,“置辞”、“宫商”是指作品形式方面,“通变”、“奇正”则兼指内容和形式。

作者对文学鉴赏和批评的方法,也很有卓见。他认为鉴赏和批评者要作到:“披文以入情”,即通过分析作品文辞而深入体会作家思想感情,通过解剖艺术形式而细致研究作品内容。如果文学评论文章回避作品的艺术性,只是空谈思想性,把文学评论写成政治说教,那就难以对作品进行确切的评价。刘勰还指出: “见异,唯知音耳。”此处 “异”,指作品的“异采”,奇特的光采,即独创性。他认为,能够发现作品独创性的,只有知音人。文学鉴赏家、文学批评家都应当善于“见异”,善于发现作品奇特的光采和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