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汉语声调系统的研究·上古汉语声调系统的研究
关于上古汉语声调系统的研究,自清代始,有不少人涉足。顾炎武在《音论》中提出:“四声之论虽起于江左,然古人之诗已自有迟疾轻重之分;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亦有不尽然者,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则在歌者之抑扬高下而已。故四声可以并用。”也就是说,古人虽有四声,但每字并不限定读某声,而可依需要变化,所谓“四声一贯”。
段玉裁《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序》认为,“周秦时仅有三声,即平上入,而没有去声。到魏晋时才渐渐有去声字,去声字是由上声入声而来。又周秦时的平声后来渐渐成为仄声。他又说古代平声上声是一类,去声入声是一类,平上相近,去入相近”(王力《汉语音韵学》)。
孔广森《诗声类序》中说:“至于入声,则自缉合等闭口音外,悉当分隶自支至之七部,而转为去声。盖入声创自江左,非中原旧读。”也就是认为上古无入声。
以后,黄侃认为上古无上、去两声;王力认为上古分“舒”、“入”二声,舒有“长舒、短舒”,入有“长入、短入”,长舒变为中古的平声,短舒变为中古的上声,长入变为中古的去声,短入变为中古的入声; 董同和则认为上古的声调与中古的声调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