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化·八闽风俗·生活习俗

八闽文化·八闽风俗·生活习俗

(1) 饮食

种植水稻是古越族的传大发明之一,从考古发掘得知,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福建部分地区已种植水稻。如福清东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有“研磨器及烧土中稻草痕迹”(福建省文管会:《福建福清东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65年第2期),《史记·货殖列传》曰:“楚越之地,饭稻羹鱼”,可见,自古以来,越人已将稻米作为主食。中唐以后,福建逐渐成为江南主要产粮区之一。宋代,福建各地的水稻品种已十分丰富,据《三山志》记载,仅福州地区,作为居民主食的稻米品种就多达二十七种。

明代,番薯从吕宋传入福建,逐渐得到推广,成为沿海居民的主食之一。如福州、莆田、仙游、闽南等地,贫穷人家,一日三餐,常以番薯掺稀饭,特别是缺粮地区,秋冬之后,则专食番薯度日。

福建先民,依山傍水而居,好食水产,已成风俗。福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多有出土蛤、蚶、蚬、螺、牡蛎、龟鳖、鱼类的残骸,如昙石山遗址的这种堆积层厚达三米多。从文献记载看,《博物志》称“东南之人食水产。……食水产者,龟、蚌、螺、蛤以为珍味,不觉其腥也。”《逸周书·王会解》《淮南子·精神训》等,也都有古越人好食水产的记载。历史上福建常见常食的鱼类和贝类有数百种之多,其中最具地方风味最受人们欢迎的是牡蛎、泥蚶、蛏、蛤、虾、黄花鱼、贻贝(俗称淡菜)、紫菜等等。

闽菜是以福州为代表,融合了闽南和闽西等地区不同风味的地方菜而形成的一种福建菜系,已被列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闽菜擅海鲜佳肴,创造了淡雅、鲜嫩、和醇、隽永、色香味形俱全的系列菜谱。闽菜在烹饪技艺上具有刀工严谨,入趣菜中;汤菜居多,滋味清鲜;烹调细腻,丰富多彩等特征。

八闽风味小吃,花色繁多,品味佳美。如福州地区有质弹色白,香松清脆的鱼丸;卷薄汤清,入口自溶的鼎边糊;软嫩可口,食之滑爽的扁肉燕;色呈金黄,壳香馅鲜的蛎饼。还有福州的线面,工艺精湛,一般可用手拉出直径小于0.75毫米的面线,丝细如发,洁白似银。煮食时有软、韧、不糊汤等特点。因其在所有的面制品中长度最长,民间俗称“长面”。闽中习俗,正月初一早上,人吃线面,寓健康长寿之意,故祝寿者纷纷送之,另称“寿面”。妇女分娩坐月子时,多以此为主食,又称“诞面”。结婚订亲,男方送女方线面,称之“善面”。游子离家或远客临门,必煮线面并两枚鸡蛋以待,谓之“太平面”。厦门地区的小吃,则以油葱粿、芋包、虾面最负盛名。泉州、莆田沿海一带,海鲜贝类尤为丰富,由螺、蛎、虾、��等制成的海味小吃摊点,遍布大街小巷、戏院广场。

在福建人的饮食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饮茶。闽人种茶,饮茶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考古发掘有两晋时期的茶具出土,而有文字可考的,则始于唐代。如陆羽的《茶经》和《新唐书·地理志》等,都有福州和建州产茶的记载。福州名茶方山露牙,在中唐以后已被列为土贡之一。唐末五代,建州茶开始脱颖而出。宋代,建州北苑茶被誉为天下之最。元代,朝廷设御茶园于武夷山九曲溪,采武夷岩茶焙制龙团贡茶,与北苑并称。明代,“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延平、丰岩次之,福、兴、漳、泉、建、汀在在有之,然茗奴也”(王应山:《闽大记》卷十一)。清代,泉州安溪的乌龙茶,以价廉质好畅销海内外,其中铁观音更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誉。

福建不仅名茶甚众,饮茶、品茶之风亦源远流长,闻名遐迩。早在宋代,闽北民间就盛行“试茶”、“点茶”(即“斗茶”、“茗战”)等品茶活动。宋人蔡襄的《茶录》、范仲淹的《和章岷斗茶歌》等,都曾生动而详细地描绘了当时建安一带民间斗茶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如《茶录》记载的斗茶过程为: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等。明清以来,闽人品茶主要有“功夫茶”和“擂茶”两大茶道。“功夫茶”主要流行于闽北、闽南,是唐宋茶道之余韵。功夫茶对茶品的选择,闽北以武夷岩茶小种为最上,闽南多选用安溪铁观音。功夫茶茶具讲究精细典雅,茶炉、煎水壶、茶壶、茶盏被称为“四宝”。泡饮时,先以净水洗涤茶具,继之以沸水烫茶盏,再置茶于壶中,高注沸水,或满或稍溢,随即以壶盖沿壶口轻轻刮去表面污沫。再加盖,乃取沸水徐淋壶以保温。接着再用沸水洗空盏,然后才开始倾注茶汤,讲究高冲低斟。斟茶时空盏盏口相接,来回斟注,周而复始,俗称“关公巡城”。余汤则要分杯斟入,点滴不遗,又称“韩信点兵”。这种方法斟出的茶,每一杯色泽浓淡均匀,味道不相上下。一泡之后,重新烫洗空盏,再如法炮制数次,味犹未尽。如此品饮,就会真正感受到福建名茶释躁平矜,怡情悦性,香高幽远,渐入佳境的清馨韵味。

“擂茶”主要流行于闽西北及闽北的宁化、明溪、将乐、光泽等客家人聚居地。功夫茶小壶小盏,典雅细品;擂茶则风格迥异,大碗朝天,古朴粗犷。擂茶一般是以新采茶叶为主,在特制的擂钵内用擂棒捣碎,再调配有药用功能的陈皮、甘草、白菊、茶公等草药,或花生、食盐、芝麻等添加料,冲入沸水调匀,过滤后,色似乳白,清香四溢。擂茶可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调入各种添加料,风味各异。

福建地处亚热带,是果树生长的好地方。唐末福州、莆仙的荔枝已被列为贡品,驰名宫禁。宋代,闽产荔枝除了作为贡品转运京师之外,向北运至辽夏,东“舟行新罗、日本、琉球”,西至“大食之属”(蔡襄:《荔枝谱》)。此外,与荔枝齐名的是龙眼。明清以来,福桔被民间视为福寿吉祥的象征,成为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备的水果。

(2) 服饰

秦汉以前,中原华夏服装的最大特点是峨冠博带、宽袍大袖、交领右衽、上衣下裳,而南方古越族则是短衣袖窄,错臂左衽。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汉人南迁入闽,汉族服装逐渐取代闽越人的服装。隋唐以后,福建已一概华夏衣冠了。但是,由于福建气候温热,因此在服装的原料上,大部分依然上承闽越时期的荃葛,以苎布为主。宋代,海外木棉传入后,福建人的服装质料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清至近代,福建沿海居民尚黑、棕两色的大襟衫,或以荔枝树汁染衫为浅褐色,以抗海水的溅湿。

福建人无论男女,都有打赤足或穿木屐的习俗。尤其是夏夜洗澡之后,居民上街乘凉,街北街南,木屐“吱嘎”声不绝于耳。

闽南惠安东部沿海渔村的女性服饰与福建各地异俗,独具风彩。惠安女的发式多蓄发为髻,髻以其形状不同分为“簸箕髻”和“短棍髻”,插以银指钗为饰。其上装胸围袖管收缩紧裹,衣袖及臂腕之上,袖口边沿接一球花布,长不过脐,袒露腹怀肚脐。裤管肥大,裤头为臂部的一倍宽,上边缝接一块五寸宽的蓝色布边。着裤时,裤头插迭套于腹部,系上一条精美的银裤带。且常年习惯打赤脚,无论阴天阳日,总喜欢戴着黄斗笠,扎各色头巾。从整体上看,颜色搭配,丰富多彩,鲜艳醒目,很有美感。

(3) 民居

秦汉以前,古越族的住屋有干栏式、地面式、半地穴式、船蓬式等多种,其中以干栏式最为普遍。干栏式建筑底部悬空,正脊的两头翘起,并长于屋檐,屋顶的结构作两面坡式,适合于东南地区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

魏晋以后,随着北方汉族入闽,福建民居逐渐中原化: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突出厅堂,组织院落。但是为了适应东南炎热潮湿气候,并能抗御风大雨多,其民居大都柱高、梁大、墙厚、宅深。福建民居如从建筑用材来划分,大致以福州至永定划线,其东南部分是红砖建筑区,其西北部是灰砖建筑区。在红砖区,其建筑华丽,装饰丰富,色彩鲜艳;在灰砖区,其建筑则比较朴素、简洁、淡雅。如从建筑布局来划分,闽中、闽北、闽东大都为纵向多进式组合,而闽南、莆仙地区则以横向组合的护厝式为主。

福建民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闽西客家土楼。从外观上看,土楼有圆、方、半圆、五角、八卦等造型。总体布局突出中心凝聚力和内围空间结构的向心力,安全封闭,规模庞大,宏伟壮观。如永定古竹乡的承启楼是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的同圆心三层环形房屋相套的巨型圆楼。圆心是一座八卦形的祠堂,为祭祀、婚丧的场所,是全楼的中心。圆楼外圆直径达73米,周长229.34米,共有房间402个,总面积达5376平方米。据说该楼最多曾住过八十户六百多人。

永定土楼以当地生土夯筑土墙,坚固如石,承重力惊人。土墙外表不加粉刷,夯土纹理裸露,既显古朴粗犷,又冬暖而夏凉,深受居民喜爱。永定土楼已被列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之一,建筑特色享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