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陕县庙上村地坑院

民居建筑·陕县庙上村地坑院

庙上村地坑院民居位于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区域地坑院民居形成历史极早。地坑院与原始先民的穴居传统渊源极深,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一度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一种较普遍的民居形式,在豫西尤为集中。对河南地坑院记载最早、最详细的资料,当属南宋绍兴九年(1139)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写的《西征道里记》一书,书中记述了他去河南、陕西一带安抚百姓时的所见所闻。关于当时河南西部一带的窑洞情况,书中记载:“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并描述了当时挖窑洞的方法:“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在窑洞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初若掘井”就是开始时像挖井一样挖出院心,“深三丈”只是个大约数字(地坑院一般深度为7m),“即旁穿之”,就是从旁边向院内挖的上下甬道(门洞)。这些简洁的文字勾勒出当时地坑院的形状和施工过程,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地坑院民居别无二致。

地坑院也叫下沉式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延续,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庙上村地处黄土高原,现存地坑院达70余座。由祖传家谱可知,当地村民居住地坑院的习俗至少已经沿袭了数百年。

地坑院的开挖因地制宜,省工省料,且冬暖夏凉,挡风隔音,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地坑院的设计以人体尺度为模数,使用独特的营造工具,其营造过程经历了策划准备—择地、相地—定向、放线—挖天井院、渗井—挖入口坡道、门洞、水井—挖窑洞—砌筑窑脸、下尖肩墙、檐口、挡马墙及散水—修建散水坡、加固窑顶—修建窑顶排水坡、排水沟—安门框、窗框,扎窑隔—粉墙—地面处理—砌炕、砌灶—制作、安装门窗—装饰、绿化的有序过程。庙上村地坑院就是按照这种做法,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10~12m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深坑,坑深6~7m,然后在四壁凿挖8~12孔窑洞,并选择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挖出一个斜向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门洞正对的窑洞是长辈居住的正窑即主窑,左右为侧窑,按功用分为厨窑、牲口窑、茅厕窑、门洞窑等,依主窑所处东西南北位置朝向不同,地坑宅院分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四种。地坑院窑洞里大都用土坯垒成火炕,冬天烧火做饭取暖。院里栽有桐树、梨树,很多院里还种有花卉,呈现出一种恬静的农家情调。院子里通常还有一个渗井,主要用来积蓄雨水。有一些地坑院的四周砌有30~40cm高的拦马墙(又名女儿墙),一方面防止下雨时雨水灌入院里,一方面考虑儿童和夜里出行人的安全,并可以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农忙时,窑顶还是打晒粮食的场地,厨窑的顶部开有直径约15cm的小孔,能直接将晒好的粮食灌入窑内,省时省力。

“地坑院建筑营造技艺”已被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震宅平面图(文宣提供)

地坑院鸟瞰(杜卓提供)

院内一角(杜卓提供)

入口(杜卓提供)

晨曦中由地坑院组成的村庄(员更瑞提供)

地坑院分布图(文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