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五龙口水利工程

济源五龙口水利工程

济源五龙口水利工程位于济源市五龙口镇北2km处,是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水利灌溉设施,始建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渠首以“枋木为门,以备蓄泄”,始名枋口堰,亦称方口或秦渠。东汉元初二年(115),朝廷敕令“修理旧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和田畴”。三国时曹魏典农司马孚奉诏重修。唐代河阳节度使温造对枋口堰进行扩修,可灌溉济源、河内、温县、武陟农田五千顷,改称广济渠。明隆庆二年(1568)疏浚广济渠,新开广惠渠。明万历年间(1573—1619)创修新广济渠、永利渠、大小兴利渠,并在渠首修闸门,形成五龙分水之势,故名“五龙口”。今存广利渠,仍发挥作用,造福当地群众。

五龙口水利工程是沁河中下游的分界点,位于沁河出山口的南北两岸,现存广利、永利、广济、大兴利、广惠渠首;广利渠首,即古秦渠枋口堰,创建于秦始皇初年,是敞开式无坝引水枢纽工程,渠首下砌卵石滚水坝,进水闸以枋木为闸墙,东汉改为石门,明代改建成利丰渠。1958年拆除利丰渠改建,新渠首为石砌隧洞式无坝引水渠首。永利渠首,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济源知县史纪言开凿的隧洞式无坝取水渠首,位于广利渠首上游14m处,底层引水孔两眼,中层闸板室为双闸,正面为三座仿木结构石砌一面坡悬山门罩,正中上下楷书题额“纳瀵资淋”和“永利洞”,渠首上有“三公祠”石窟,系清嘉庆八年(1803)为纪念明代凿渠有功官吏而建。广济渠首,为明万历二十八年河内知县袁应泰开凿的隧洞式无坝取水渠首,底层引水孔两眼,为龙首吞水状,正面楷书“广济渠”石额,渠首上有“袁公祠”石窟,系明万历四十年所建仿木构石砌建筑。大兴利渠首,为万历四十七年济源知县塗应选创开,属敞开式取水渠首。小兴利渠首,又名磨河,紧临大兴利渠首下游,与大兴利渠首同时开凿,属敞开式取水渠首,现废弃。广惠渠首,系明隆庆二年(1568)开凿的涵洞式无坝取水渠,位于广利渠首上游1610m的石梯处。甘霖渠首,是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济源县令甘国墀开凿的隧洞式无坝渠首,在广济渠首上游50m处。

五龙口水利工程现存重要碑碣石刻有唐《白居易游济源枋口偶题石上》、北宋《文彦博再游枋口》、明代开凿渠首记事碑、歌颂袁应泰诗碣、明崇祯四年(1631)碣石和清代重修各渠的碑碣等,是研究五龙口水利设施的重要资料。

五龙口水利设施是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已有2200多年历史,并一直利泽至今,为豫西北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五龙口各渠首均选在河道坚固的凹岸,其引水形式囊括敞开式、隧洞式、涵洞式等无坝式和有坝式,支渠上有二十四堰,自上而下分水浇灌,很多技术对现代水利工程仍有借鉴意义。

永利渠首闸平面图(文宣提供)

大小兴利渠渠首(贾付军提供)

永利渠首正面(贾付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