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筑·光山永济桥

桥梁建筑·光山永济桥

永济桥又名万金桥,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济桥呈南北向横跨于泼陂河上,桥南北两侧均为泼陂河古镇街道。该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由境内绅士及好施者捐资修建。由于河面宽广、河沙淤漫,桥墩基础修建非常困难,天启二年(1622)春御史毕佐周告老还乡,亲自主持修桥事宜并带头捐资,于天启七年告成,并在桥岸竖牌坊名为“永济桥”。当时桥上游右岸为龙王庙,左为观音庙,桥南端有明代禅堂。清康熙七年(1668)洪水暴涨,桥局部被冲毁。康熙九年知县朱鼎振命典史赵德整修。雍正五年(1727)山洪暴发,桥又被冲毁。僧人如福于乾隆十六年(1751)再次修成此桥,因捐款数目多,人们又称此桥为“万金桥”。1938年7月,国民党103师工兵营为抵御日寇将此桥炸毁两孔。后泼陂河商人苏传荣带头捐款捐料,群众出工献料,将炸毁桥孔补为平面。1955年,省交通厅拨款将此桥被毁两孔恢复了原貌。

永济桥南北全长101m,东西宽10m,桥底海墁石至桥面高10m。拱券略作尖拱形,采用纵联分节并列券法砌筑,通体用花岗岩建造。木桩上铺砌海墁石、桥墩和分水金刚墙,桥墩之上起券。桥面两侧有栏杆,桥两端上下游均砌有雁翅,桥东南侧雁翅墙外有一石径和石门(水东门,水西门现已不存),沿径可至河中。

永济桥居中主孔净跨12m,矢高5.3m。主拱券之上有护拱石两道,叠涩伸出,上部与撞券石相齐,顶部直接承接桥面石。主拱两侧次孔净跨度和高度由中间孔向两边递减。桥面原为条石铺就,后改作柏油。桥面两侧建有栏杆,两边为人行道,中间为车道。永济桥两侧原有华表、地伏、栏板、望柱、抱鼓石等,并有精美的石雕狮子和各种图案装饰。雁翅墙上建有高1.5m的城墙垛口。下雁翅以海墁石为基础,其上安放花岗岩条石,高度与桥墩同。并向河流方向作出千分之五的坡度收分,以利排水。

水东门(文宣提供)

桥面(文宣提供)

全景(文宣提供)

雁翅墙(文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