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庙·伏羲庙·甘肃天水伏羲庙
此伏羲庙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天水市西关伏羲路,坐北向南。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古代建筑群。庙堂为一座两进三门的建筑群,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轴线。坊、亭、庑、殿疏密有致,布局对称,主体建筑前后排列在主轴线上。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其古柏按六十四卦排列。殿宇排列对称整齐,布局规划严谨,雕梁画栋,巍峨壮观。“先天殿”内有伏羲塑像,屋顶有六十四卦图,大殿通高26.7米,纵深13.5米,面宽7间,通长26.4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中院太极殿内有伏羲泥塑彩绘像,后院先天殿原祀神农,内塑神农像。
牌坊:原有三座,即“开天明道”、“继天立极”、“开物成务”牌坊。
“开天明道”牌坊在大门前,处台基之上。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创建。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秦知州李宏邀进京回任的西宁道杨应琚书“开天明道”匾以更替已佚失的“太昊宫”匾。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重修,并对“开天明道”匾重新翻刻。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之间重修。牌坊通高11米,面阔三间计10米,檐楼三架。两级庑殿顶,累经重建,依旧呈明代建筑风格。
“继天立极”牌坊和“开物成务”牌坊,在台基前当街。前者在东,后者在西,跨街而建,两厢对峙。东牌坊界伏羲庙东墙,西牌坊界西墙。牌坊下各立一石,铭文告诫过往行人:骑马者下马,乘轿者下轿,以示对伏羲的崇敬。牌坊于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创建,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8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重修。1958年,天水市通有轨电车,线路穿坊而过,为不影响运营,牌坊基座被整体加高1米。1972年4月被拆毁,明代铭文下落不明。
大门:大门又称正门、前门、头门。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创建,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重修。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由原来的三间扩建至五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面阔五间计17米,进深二间计5.4米。悬山顶绿瓦龙吻,质朴典雅。
仪门:仪门又称二门,明嘉靖二年(公元1532年)创建。明榜书“文祖”,清时改悬“道启鸿蒙”匾,现悬著名书法家楚图南的“伏羲庙”。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由原三间扩建数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又重伏羲庙103修,始成今制。悬山顶,形制和大门同,规模略小,遥相对应,构成通道式建筑。
前院:前院在大门和仪门间,东西界墙。原院除连结大门、仪门次间的两条石砌甬道和道旁列植的古柏外,别无他物。1940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政治部荣誉军人第十三临时教养院依院内东西墙盖办公用房。1989年至1990年间,天水市博物馆依其旧址建成文物展览大厅,东西各一列。
中院:中院处仪门和先天殿后墙之间,是伏羲庙的主体院落。先天殿居后中,东西两侧分列朝房、碑廊、钟鼓楼,构成典型的四合院。
先天殿: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公元1483—1484年)创建的太昊宫是其前身,但原宫址未必是今殿址。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扩建,时榜书“先天”。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屡经重建始成今制,面阔七间26.4米,进深五间计14.05米。
大殿雄踞宽阔的露台之上,庄严宏伟,重檐歇山大顶衬以龙吻脊,雕花天宫宝刹。高贵典雅,气度非凡。虽屡经重修,依旧呈明代风貌。上檐殿身七架,下檐周匝廊,间架结构自然,比例尺度合理。正面明间、次间隔扇门窗雕以蟠龙、团凤、仙鹤、麋鹿等吉祥物图案,饰以牡丹、艾叶、松枝等植物图案。殿内伏羲圣像高三米有余,手托八卦,目光如炬,正襟危坐,灵气逼人。像右原有龙马雕像,左原置河图洛书石盘。1941年被当时的第十三临时教养院生产合作社拆除,现已依原样恢复。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在正中相伴装饰;井口天花镶嵌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而藻井施绘河图和伏羲先天作卦图。将装饰和伏羲氏的业绩紧密结合,别具特色。伏羲庙
朝房:朝房分列于先天殿前东西两侧和太极殿前东西两侧,相向对称分布。中院、第三院亦有。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创建,当时有20间。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修葺6间,新建14间。嘉庆十至十二(公元1805—1807年)间重修10间,光绪十一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改建为16间,即中院先天殿前东西各五间,第三院太极殿前东西各五间。现存太极殿东侧三间,悬山顶,土木结构。1989年,天水市政府投资在先天殿露台前东西两侧重建朝房各五间,出廊式悬山顶砖木结构。
钟楼、鼓楼:钟楼、鼓楼分列先天殿露台东西,仿宫殿式建筑。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创建,均呈六角攒尖顶。原为封闭式,只一面有门,现柱间雕花窗棂被全部拆去,与亭类似。
钟楼在1940年当时的第十三临时教养院进驻伏羲庙后,因失火被焚毁,清代的大铁钟下落不明。现存钟亭为1988年天水市博物馆复原重建。民间祀伏羲的组织“上元会”补铸铁钟一口,悬置其中。
鼓楼的楼中之鼓早已不知去向。据传,1944年中国戏剧学社话剧团来天水演出话剧《雷雨》时,曾借用大鼓模拟雷声。
碑亭、碑廊:碑亭、碑廊原在先天殿西侧。创建时间不详。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间重建,时有碑亭六所,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改建为碑廊一列,共五间。1955年,天水师范搬入伏羲庙后,占用碑廊,将碑碣放翻另置。1990年,天水市政府投资在仪门内侧东西新建碑廊两列,共10间。卷棚顶,砖混结构,所有碑碣都得以安置。
第三院太极殿处先天殿后,内中主建筑为———
太极殿: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在第三院后部正中,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创建,时榜书“太极”。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805—1807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间屡经重修,始成今制。面阔五间计17.7米,进深三间计9.38米。单檐歇山顶下正面装饰不及先天殿华丽,但尽间龙凤呈祥雕刻,鲜明生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殿内设神龛,供伏羲圣像,比先天殿像略小而形体相似。不设顶棚,较先天殿简陋。
后院:后院又称第四个院,处太极殿后墙和伏羲城北城之间。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院内设置见易亭、水池、桥亭等,并植有花木。经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整修,成为风景幽美的园林。以后逐渐废弃。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秦州知州李宏主持重修伏羲庙时,院中的亭、池、桥并未恢复。建国前人称“后陵”,认为是归葬伏羲的地方。
来鹤亭:来鹤亭在先天殿西,自成院落。亭院之东墙即庙之西墙。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秦州知州李宏主持重修伏羲庙,忽有白鹤飞临庙柏,古人视鹤为福寿吉祥的象征,为此建来鹤亭以资纪念。重修情况不详。光绪二十年(公元1900年),“陇南文宗”任其昌去世,学人私谥“文介公”,辟来鹤亭祠堂,于是此亭亦被称为任文介公祠。
卦台山:卦台山原有山门、戏楼、午门、钟楼、鼓楼、侧殿和伏羲大殿。大殿正中塑有全身贴金、身着树叶的伏羲大像。大像座下还有一尊两千多年前的伏羲铸铁小像;右侧塑一振翼欲飞、造型奇特的龙马;左侧有一木架,架上悬一圆形八卦盘,光亮照人,犹如古代铜镜。其质料奇特,似木,敲击却铿锵有声;似金石,斧凿纹路却清晰可辨。殿柱塑有金龙两盘,张牙舞爪,飞腾盘旋,栩栩如生,为天水不可多得的名胜古迹。历代文人,留诗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