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萧条的日本产业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产油国,聚集了石油输出国的力量,声明限制石油的输出,使用了石油战略,在一年的时间里,实际上将石油供应价格提高四倍。面对这一事态,世界上受到冲击最大,反应最强烈的无疑是能源进口依存率最高的日本。因以在日本出现了大骚动,认为今天可以从市场买到的各种东西到明天也许就会买不到了,由于消费者抢购和企业大量套购资材,出现了大量的虚假需求,加之企业的惜售,国内物价形势呈现出更加混乱的状态。就是在阿拉伯国家取消了石油供应限制以后,也仍然存在着于人无益的异常的通货膨胀。面对异常的通货膨胀造成的社会不稳和紧张局势,政府从财政金融两个方面坚决实行了严厉的抑制需求的措施。就是在个人的家庭开支方面,也采取了节约消费对抗通货膨胀的措施。紧缩银根起到了抑制企业投资的效果,因此,一度大量膨胀起来的虚假需求很快地缩小,混乱的物价也以较快的速度稳定下来。但是,与此同时,却出现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
在这次萧条中,企业利润下降得最厉害的时期是昭和50年(1975年)上半年,同石油冲击爆发以前的最高峰时期——昭和48年(1973年)上半年的水平相比,整个产业的利润额减少了约70%。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减少得最多,利润减少约84%,按帐面计算,利润额只有昭和48年(1973年)上半年决算的16%,情况是很惨的,这个数字是制造业的平均数。若按行业来看,纤维、钢铁、有色金属(炼铝和炼铜)、炼油等行业都出现了赤字。而且,有些帐面上出现盈余的企业,实际情况也很糟,资产被变卖一空,高速增长时代的积蓄被消耗殆尽,许多企业仅仅在帐面上保持着名义上的盈余。有股票上市的制造业中的大企业,两家中有一家实际上是有赤字。以后,汽车和家用电器业由于出口增加,炼油业由于石油制品涨价,其他行业由于削减职工等原因,经营上得到改善的企业逐渐多了起来。但是在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设备明显过剩,中长期内不能取得一定利润的产业——即所谓结构性萧条产业。譬如,被能源成本猛涨动摇其存在基础的炼铝业,石油冲击后订货急剧减少危及其经营的造船业,因发展中国家追赶和进口增加面被迫进行调整的纤维业和胶合板业。还有由于发展中国家自给率提高。很快丧失了出口市场,从而出现了设备过剩的化学肥料工业和苦于昂贵的石油原料的石油化学工业。此外,还有电炉、氯化乙烯树脂、苏打、纸板、工作母机、制糖以及非制造业中的海运业等等。这些结构性萧条产业在整个制造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极大,约占15—20%,其经营困难也对调整就业造成重要影响,昭和53年(1978年)5月,甚至制定了《特定萧条产业安定临时措置法》(俗称“结构萧条法”),以改变结构性萧条下的产业结构。
在许多制造业企业实际陷入了赤字经营的同时,国家财政也出现了大幅度的赤字。昭和52年(1977年度)的财政赤字约为10万亿日元,为了弥补这项亏空,除发行了建设国债外,还被迫发行了约5万亿日元的赤字国债,这种状况今后也还会继续下去。国家财政赤字的增大派生出若干问题:第一,财政赤字的增大是长期萧条的产物,特别是上面谈到的结构性萧条产业的出现,影响了法人税的缴纳,由此又造成了财政岁入的不足。第二,即使经济恢复以后,财政赤字(特别是与所谓的赤字国债大体相等的财政岁入缺陷)也不会全部消除。现在的赤字,相当部分是由于过去高速增长时代制定的以法人税,所得税为中心的税制不适应于以后的时代而造成的。因此便出现了想用间接税(一般消费税)来弥补今后赤字的税制改革论,第三,财政的僵化正在成为出现财政赤字的原因。尽管由于向减速经济过渡,不能期待税收象过去那样增大,但岁出却仍因高速增长的惯性而发生僵化,总的来说已失去灵活的适应能力。鉴于这一点,从基点开始制定预算(不是以岁出的增额为基准审定预算,而是从根本上修正对岁出的要求)和调整行政财政就自然成了注意的问题。
这样,发端于海外的动荡因素促进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并使国内的经济萧条发展成了战后最严重的萧条。而且,在这种严重的萧条下,国家财政出现了巨额赤字,许多制造业企业也出现了亏损。
1975年至1978年,日本经济的结构性萧条,它给人们留下较深的教训;一个国家的国内经济总是和世界市场经济相联系,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动,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国内的经济结构。单靠财政、金融、税收等临战型的政策是不够的,必须纵观世界和本国形势的变化,冷静地制定与此相应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战略,以备海外的动荡和冲击,主动地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