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暗种祸根

宠爱暗种祸根

曹植自幼天资聪颖,十几岁时即能诵读诗论辞赋数十万言,并能自作文章。曹操读了他的文章,竟怀疑是由他人代笔。他十九岁时,邺城(古都邑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磁县东南)铜雀台建成,曹操领儿子们登台,要他们各作一篇“铜雀台赋”,曹植不假思索、援笔立成,令曹操惊异不已。曹植为人随和,生活简朴,对曹操平时所提的各种疑难问题,都能应声而对,因此曹操对他最为宠爱。认为他是儿子中最可定大事的,寄予极大的希望,几次准备立他为太子。由于幼得父宠,曹植养成了倜傥不群、恃才傲物的作风,言行无拘,饮酒不节。尤为严重的是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他趁曹操离邺外出之机,违犯禁令,私开司马门,行驰御街之中,触怒曹操,处死了参与其事的公车令,从此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二十四年(公元219),曹仁被关羽包围,曹操任命曹植为中郎将,行征虏将军,率军援救曹仁。军情紧急,刻不容缓,而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无法受命,曹操只得自认识人错误,临时改派别人。公元二二○年,太子之争的胜利者曹丕代汉做了皇帝,从此,曹植便开始了自己悲惨的命运:朋友被杀,封地屡迁,一贬再贬,整天生活在曹丕鹰犬的监视之下。明帝曹睿继位后,他虽上疏数次以求任用,均被置之不理,四十一岁时,终因困顿苦闷、抑郁成病而英年早逝。

造成曹植悲惨命运的直接原因虽属曹丕父子心胸狭窄、挟私报复,而导演者实为乃父曹操。曹操惑眼于曹植文学才华的超群,却忽略其政治才能的平庸,竟准备把他推上太子之位。既促使了曹植重文(文学)轻武(政治、军事)取向的畸型发展与任性骄纵个性的恶性发展,培养出一个文学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也早早地在善用心计权术、惯于矫情自饰的曹丕心中埋下忌恨的种子,终于在他身后演出一场煮豆燃箕、同室操戈的悲剧,这一切自然是曹操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