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斧头之歌(片断—5)》中外哲理诗赏析
一座伟大的城池所在之处并不仅仅是有着伸长的码头、船坞、制造场和
贮积着的地方,
也不仅是不断地向新来的人或拔锚离去的人敬礼的地方,
也不仅是有高楼大厦,贩卖各地货物的商店的地方,
也不仅是有最优良的图书馆和学校,或是充满金钱的地方,
也不仅是人口最多的地方。
这城池有着最雄伟的演说家和诗人,
他们热爱这城池,这城池也热爱他们,
了解他们,
那里除了普通的言行并没有为英雄而建立的纪念碑,
那里有勤俭,那里有谨慎,
那里男人和女人不看重法律,
那里没有奴隶,也没有奴隶的主人,
那里人民立刻起来反对被选人的无底止的胡作非为,
那里男人女人勇猛地奔赴死的号召,有如大海的汹涌的狂浪,
那里外部的权力总是跟随在内部的权力之后,
那里公民总是头脑和理想,总统、市长、州长只是有报酬的雇用人,
那里孩子们被教育着自己管理自己,并自己依靠自己,那里事件总是平静地解决,
那里对心灵的探索受到鼓励,
那里妇女在大街上公开游行,如同男子一样,
那里她们走到公共集会上,如同男子一样取得席次,
那里城池有忠诚的朋友,
有最纯洁的男女
最健康的父亲
最健美的母亲
那里就是最伟大的城池。
这是《斧头之歌》中的一节,它可视为该诗的灵魂。《斧头之歌》顾名思义是歌唱“斧头”的歌。但现实主义诗人惠特曼笔下的斧头,不是童话中的神斧,而是人手中一种实实在在的劳动工具,它不具备神仙或魔怪手中斧头的魔力,却具有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从披荆斩棘开发原始森林,到建造茅屋和窝棚,直至建设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无一不是在它闪动着青光的飞舞下诞生的。但它之所以飞舞是由人的驱使,因而歌唱“斧头”之歌,实际上是对开拓者劳动的礼赞。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节诗却转换了视角,它以什么样才算“伟大的城池”为题,在揭示“伟大城池”的真正内涵时,论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强调了人的崇高精神品性,及其在塑造“伟大城池”形象上的决定性意义。
这节诗分两部分,围绕“伟大”这个核心,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评述。前一部分,用5行诗历数了“城池”物质方面的拥有:“伸长的码头、船坞”;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最优良的图书馆和学校”;以及居住着最多的人口等等。这些物质上的拥有,对一座城池而言,无疑是必要的,它会给城池带来一片繁华的景象,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种种方便。但是,繁华不等于伟大。诗人看重的不仅仅是这些物质上的拥有,它在提到这些时都冠以“不仅仅有”四个字,限定了它决定一座城池伟大的有限性。而诗人更加看重的,则是这一城池在精神方面拥有的是什么。因此,后一部分,用20行诗,从多层面反复强调了形成伟大城池人们必须具备的崇高品性。这里讲到了“这城池有着最雄伟的演说家和诗人”。并且强调“他们热爱这城池,这城池也热爱他们”。讲到了这城池必须具有勤俭和谨慎的作风;必须没有奴隶和奴隶主之区分;男女在一切方面平等;公民是真正的主人,是城池的“头脑和理想”;而总统、市长等不过是“有报酬的雇用人”而已。这里的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他们都自觉遵守各种法规,能“平静地解决”一切纠纷,因此并“不看重法律”。特别是“那里对心灵的探索受到鼓励”,也就是说特别尊重人权,尊重人的主体意识的发挥,诸如大胆的设想,开拓性的创新,以及心灵深处的各种希望和要求等等。不难看出,所有这些,无一讲的不是人的精神文明的内容,而且涉及到各个地方:高度的文化教养;热爱乡土、祖国的炽热感情;和平、民主、自由、平等的意识,男女平等的观念,自主意识主人翁感,以及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感。诗人最后还把个人修养概括为“忠诚”、“纯洁”、“健康”和“健美”四个方面,以使整个城池处于和谐温馨之中。总之,他要求从一个家庭到全社会的成员,都成为崇高精神的化身。哪座城池做到了这一点, “那里就是最伟大的城池”。在这里,诗人清楚地表达了他对“伟大城池”内涵的见解,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城池,即理想国家的蓝图。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极富哲理意义的论题,那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当然本诗是就它们对一城池之伟大所起的作用而言,但其含义却具有普遍性。就诗的本体而论,诗人认为,物质文明的建设,是个实体, 自然是形成一个伟大城池不可缺少的条件。确实会形成一种繁华热闹的景象,但表象上的繁华热闹,并不等于“伟大”, “伟大”有着丰富而严肃的内涵。如果一个城池缺少这种“伟大”的内涵,那么它将象波特莱尔《恶之花》中的城池一样,灯红酒绿,并没有给城池增光添彩,反成了罪恶的渊薮,散发着令人窒息的臭气。精神是决定的因素,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美好的物质文明建设靠具有崇高精神的人去建造。如果“斧头”不掌握在具有高尚品性和高度文化教养人之手,那么斧头的飞舞,给人们带来的将是破坏而不是建设。即令由高尚人建设起来的城池,也会毁灭于精神卑劣者之手。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内驱力,这个被千百年历史一再证明的真理,在诗人论述“伟大城池”内涵时,再次形象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之可贵还在于,它还把“伟大”的内容,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抽象的精神文明,在这里可见可感,可亲可学,诗在双重意义给人以启示,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诗歌运用排比的句式,加强了论述的气势;递进的表达方式强化了主题。语言明白如话却充满着炽热的感情,表现了诗的豪放风格,并且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