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应氏(其一)》原文与翻译、赏析
曹植
步登北芒阪①,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②,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③,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④,荒畴不复田⑤。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⑥,千里无人烟。念我平生亲⑦,气结不能言⑧。
【注释】 ①北芒:即邙山,在今洛阳城北。阪,同“坂”,山坡。北芒阪为汉时王公贵族陵墓群集地。②顿:塌坏。擗(pi僻):崩裂。③耆(qi祈)老:指老年人。④侧足:侧身行走。⑤荒畴:荒芜的耕地。田:用作动词,耕种。⑥中野:郊野之中。⑦平生亲:平生的亲友,这里指应氏。一作“平常居”。⑧气结:因悲哀而胸中郁塞。
【诗大意】 登上邙山的高坡,遥望洛阳四周的山峰。山峰依旧,可昔日繁华的洛阳城却荒芜不堪。栋栋宫室烧成废墟,到处是断壁颓垣,荆棘丛生。旧日的老人都丧生于战火,只能见到新一代的少年。田里长满野草,没有可走的小路;荒废的田地,不再有人耕种。久别故乡的游子,回来时竟连田中熟悉的阡陌小道也找不到。郊外的田野中是多么萧条荒凉,展望千里,不见人烟。想到自己的友人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满腹的悲哀抑郁说不出来。
【赏析】 建安十六年(211),曹植随曹操西征马超,由邺城出发,途经洛阳,会见了应氏兄弟。应氏,指建安时期的诗人应玚(字德琏)、应琚(字休琏)。他们兄弟二人与曹植皆为好友。曹植与之短暂相见之后,应氏兄弟又将北行,对此,曹植心中十分感慨,遂写下《送应氏》诗二首,为之送别。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
诗中写的是送友人远别,但开篇却不写送,而从“步登北邙坂,遥望洛阳山”写起。当然,登高送别,是古已有之的习俗,但洛阳四围北有芒山,南有伊阙、龙门,东有首阳,作者却偏要登北邙,登北邙又不上山峰,而只登作为汉代王公贵族墓地的北邙坂,并在这里送别,其含义不言自明:在军阀割据、战火连天的年代里,今日一别,焉知他日能否再见?诗句中当隐寓了作者欲说而没有说出的生离死别的内心忧患,同时也因汉陵自然引出一种悲凉肃杀的气氛。这两句中虽不着一个“送”字,不关一句别情,却通过“登”和“望”,为下面描写洛阳的真实情景作了巧妙的铺垫,使这里写的送别之情一开始便具有广阔深厚的社会内容。
接下“洛阳何寂寞”六句,写诗人于北邙山眺望洛阳城的所见所感。洛阳曾是东汉的都城,自汉光武帝建都以来,高楼林立,宫殿巍峨,车水马龙,人烟稠密,但自经战乱,尤其董卓挟胁汉献帝迁都长安时,纵兵焚掠洛阳,使繁华的都市倾刻间成了荒无人烟的萧条之地。这种盛衰兴亡的巨大历史变迁,怎不令人感慨不已! 这里用一“何”字,便准确写出了眼前“寂寞”之景给诗人的强烈震撼。然后则具体写被焚烧的宫室,写断壁残垣,写满地的杂草,写丛生的荆棘,写人事的变迁。这段对洛阳城的描写,不加任何雕饰,而只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象加以刻画,纯用白描的手法,着墨不多,却渲染出一幅足以令人触目惊心的荒芜凋敝的图画,意境清冷悲凄。
从“侧足无行径”以下六句,视线从洛阳城转到洛阳郊野,进一步表现令人凄怆伤怀的景象。郊野的荒凉,并不亚于破败不堪的洛阳城。由于战乱,人口锐减,多少良田因无人耕种而荒芜,田野到处长满杂草,连一条可以侧足而行的小径都没有,以致诗人忽然想到像应氏兄弟这样久别家乡的游子,大概也辨认不出往日熟悉的道路了。于是,诗人由衷地感慨道:“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这两句是对以上所写郊野情景的高度概括,又与上文写“洛阳何寂寞”遥相呼应,从城内与郊野两个方面真实地展现了当时民生凋敝、满目凄凉的社会现实,这与曹操描写的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王粲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七哀诗》),同样为那个时代留下了真实生动的历史画卷。
最后“念我平生亲,气结不能言”两句,即是对上述凄怆的社会现实的感慨,也是对与友人分别的感慨。诗人想到与应氏兄弟就要在这种 “千里无人烟” 的战乱年代里分手,从此前途未卜,生死茫茫,团聚不知何时,这真是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故只有感到胸中郁闷、喉中哽结了。
这首诗以白描为主,但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又倾注了强烈浓厚的悲愤之情,寄寓了深沉的感慨,无论是写满目荒荑的社会现实图景,还是写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或是写人世的沧桑巨变,都回荡着一种震撼人心的慷慨悲凉之气,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这首诗在写法上也别具匠心,诗题写送别,但思路却不拘于一时一地的离情别意,而是沿着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去开拓,这就大大深化了送别之情的内在精神和浓厚内容。诗的章法结构则富于变化。开头从“登”、“望”下笔,从送别的气氛上进行渲染;接下则分叙洛阳城内与郊野。写城内时,先以“何寂寞”的感叹领起,再进行具体描写; 写郊外,则先具体描写,再以“何萧条”收束,笔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而全诗的结句却落在抒情上,又别是一番情境,使全诗笼罩在一种悲凉慷慨的气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