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酒行》原文与翻译、赏析

致酒行》原文与翻译、赏析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注释】 ①零落:飘零落泊。栖迟:游息:停留。②奉觞:捧杯敬酒。③主父:主父偃,汉武帝时齐人。早年游长安,久不得进用,困甚。后上书武帝,官至齐相。④马周:唐太宗时人,早年曾客新丰(在长安东),受到店主人冷淡。后至长安,代中郎将常何陈述朝政得失二十余事,受太宗赏识,拜监察御史,官至中书令,成一代名臣。⑤迷魂:迷了路的魂魄。⑥拏(na拿)云:比喻志趣甚高,可攀天拿云。拏,同“拿”。⑦呜呃 (e厄): 悲哀叹息。

【诗大意】 我在飘零落泊的客游之中,接受主人的一杯敬酒,主人捧杯,敬祝客人长寿:“汉武帝时代的主父偃当时是何等落泊,久久困游不得回家,家人盼归竟折断了门前的柳枝,(后来他终于得志);还听说我朝的名臣马周,昔日不得志时曾客居新丰,在很长的时间里有谁知道他的才华,后来就靠着奏笺上的两行谏议,直接从皇帝那里请得了恩泽。”“我落泊于羁旅,心情就像迷路的魂魄难于招回,听君一席话,就像雄鸡高唱得天下大亮。少年人就应该有攀天拿云的大志,哪能光想着暂时寒苦而悲哀叹息呢!”

【赏析】 元和四年(789)冬,少有高志的李贺入京,满怀信心地准备参加次年春天的进士考试。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与李贺争名者便借“晋”与“进”同音,说李贺应避父讳,不应应进士举。大文学家韩愈虽作“讳辩”驳斥这种谬论,但李贺仍因此而不得入试。这诗便是李贺受挫后不甘沦没之作。《文苑英华》载此诗,题下自注:“至日长安里中作”七字,可知是写于冬至这天。

“致酒行”,即劝酒歌,是指友人们向李贺劝慰敬酒。因而作者用“宴序”、“致酒”、“答谢” 三段来写。

第一段是 “宴序”,主要交代诗人的处境,主客的关系,主人致酒的目的和意义。这段仅用了两句:“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诗人在受排挤打击之时,在 “零落栖迟”之际,竟有人不是“白眼”相看,而是敬上“一杯酒”,这杯酒是何等可贵,这友情是何等真诚! 不仅敬酒,而且是“主人奉(捧)觞”,毕恭毕敬,敬祝客人健康“长寿”,这情义就更加可贵了。所以给李贺诗作注的刘辰翁说,宴序具有“浩荡感激”的特色。

第二段是三至八句,这是主人“致酒”之辞。先举出一个古人: “主父西游客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在这两句里,主人有意将主父偃的“上书阙下”、“官至齐相”藏而未说,是为了突出穷通变化、遭遇无常的哲理。接着又举出今朝之事:“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这四句紧承 “主父”之典,举了当朝名臣马周的例子,是说大概一些大人物都有“否极泰来”的过程。但是那种抱荆山之玉而“无人识”的处境,那种怀匡世之才而“无人识”的苦况,真是直等得 “天荒地老”也没人知道啊! 他们都是凭了奏笺上的 “两行书”,直呈皇帝面前而请得了 “恩泽” 呀。这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是“猎前互文”,它既是说马周,也包括了前面的主父偃; 主父偃投奔卫青,卫青几次向武帝推举主父偃,但没被召见;结果还是凭了他自己“献书阙下”而被召见,并受封齐相; 马周投奔常何,常何因武吏不善文辞而难使马周出头,结果还是因马 周代常何“陈二十余事”而得到唐太宗激赏,受封为监察御史,后拜中书令。“空将”和“两行书”五字,有意说得很轻松,是为了鼓励诗人“取王侯” 于笔端,并非难事; “直犯龙颜”是要诗人鼓起勇气,敢于说话。总起来看,主人以主父偃马周之事慰勉诗人,都是结合诗人的才华,取其困后能伸、高官宏图指日可待之义。

第三段是诗的最后四句,是“答谢”部分。以“我”领起,暗示换头,表明以下是诗人对主人的答词。“我有迷魂招不得”回应“宴序”第一句,表示自己正处于零落栖迟、抑郁彷徨之时; “雄鸡一声天下白”回应 “致酒”之辞,比喻主人的一席话使自己从迷惘中猛省,犹如雄鸡高唱,天下明亮;这“天下白”的景象是何等催人奋发,于是末二句写道“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少年正应有攀天拿云的雄心壮志,怎能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呢? 那是谁也不会理会你的! “谁念”二字,表现了对旧我的批判;表示今后定要重新振作,决不辜负主人的勉励。诗人的答谢,颇有意气风发,壮志凌云的劲头,读来令人振奋。

《致酒行》 是一首抒情诗,但由内容所决定,作品采取了 “宴序”和主客对白的形式,避免了长篇的内心独白和平直叙写,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情节性,读来饶有兴味。第二个特点是用典灵活。写主父偃取其久困不归,写马周取其一朝得志,二者互文,既显得内容丰满,又避免了意思的重复。第三个特点是奇语生新,耐人寻味。像“零落栖迟”、“天荒地老”都具有独僻蹊径之功。特别是用 “雄鸡一声天下白”来比喻主人慰勉之词的功效,真是千古绝唱,故它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