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敬献于沫若先生之灵》原文与翻译、赏析
曹葆华
我双手紧紧掩护着胸膛,
只身走来这荒凉的山上;
不管天边爬起了新月,
冷风吹送过几阵雁行,
我只提起肮脏的衣裳,
蒙上眼眶将眼水组织;
高声呼起树间的乌鸦,
唤来溪边萤火的辉煌,
同在这天悲地愁的夜里,
大声哭悼伟大天才的陨丧。
呵,沫若先生! 你绝世的英强。
茫茫万古罕有的豪壮!
双手安定文坛的基石,
荒野上筑起艺术的宫墙;
一身披挂反抗的铠甲,
在魔鬼的阵里横冲直撞;
你是千万青年灵魂的导师,
生命黑道上一颗引路的星芒;
大地难比你意志的坚深,
太阳也不及你智慧的明朗。
我们同是生长在峨眉山旁,
同是养育在大渡河上,
同受过凌云九峰的涵育,
同赏玩过古国海棠的花香。
只是你比我早来世上,
更比我早离温柔的家乡;
我未曾瞻仰你英勃的风采,
倾听你滔滔言辞的奔放。
现在你的幽灵飘荡天堂,
我只有向天呈诉我一生的倾望。
你不知我幼年居留故乡,
血液中贮满冲天的反抗;
常站立郊野向天呼嚷,
人不自由不如山圈里的牛羊。
有时我愿望肩生双翼,
一翅飞跃三峡的峦嶂;
周览五岳摩天的惊奇,
赞赏茫茫海天的雄壮,
口中倾吐出自由的欢歌,
使浩大的苍穹布满歌声的悠扬。
这时你正当蓬发赤足,
在东瀛岛上高歌《凤凰》;*
心灵包括宇宙的伟大,
气魄不减海潮的奔放。
每一次西风带着歌响,
超越巫山来到了岷江渡上;
我平静的心湖突起波澜,
安息的灵魂遭受剧烈的震荡。
有时我还引首凝望着东方,
不知道晚钟报告天色的昏黄。
你不忍目睹恶魔的猖狂,
把穷人的血肉当作食粮;
立刻脱下长衫,换上短服,
抛弃笔锥,提起长枪;
大步踏上革命的战场,
摧毁那阻碍平等的山嶂;
你高声叫醒四方的梦客,
招来千万勇烈的少壮,
同乘山河震动,血雨飘零,
吓倒了不少混世的魔王。
这时我正伏处锦城中央,
含泪忍受礼教的束绑。
忽闻扬子江上传来战歌,
我哭泣的灵魂乐得欢呼跳唱!
我立誓愿以鲜红的心血,
洒在“革命”光荣的旗上;
不惜我头颅当作砖石,
筑起“自由”巍壮的高墙;
但是我束装刚出夔门,
黄鹤楼边已成埋人的北邙。
因此我坠入绝望的迷茫,
如黑夜行程熄灭了灯亮;
只得跟着飞雁走来北国,
敛藏身影在这幽静的园墙。
我把灵魂在典坟中埋葬,
从朝至晚与古人谈讲;
不问门外时光的短长,
墙畔的玫瑰送来芬芳;
中原冬冬杀人的战鼓,
也在我心湖上打不起波浪。
但是你怀抱崇高的理想,
鼓起热血仍向前冲撞;
不为黄金换卖了灵魂,
更不怕钢刀刺上胸膛。
虽几次你逃难扮作女郎,
几次孤零零漂泊海上;
你仍高唱激昂的悲歌,
唤来未死的人们同立战场;
大家倾洒最后的血滴,
把灰白的世界改变景象。
前晚三更我走入梦乡,
东方升起血红的太阳;
遍地布满忱挚的欢欣,
弦乐的音响在空中飘荡。
我见你引导千万英壮,
头戴赤冠,身穿着红裳,
齐立在茫茫的大海岸边,
高声欢呼自由的临降。
当时平静的海洋翻起波澜,
整个地球都动摇震荡。
那知这兆征你滴血尘壤,
虎狼口里最后反抗的声响。
次日东风便送来血腥,
使我安息的心灵坠入火炕;
我书中小小美丽的天地,
顷刻间变成漆黑的罗网。
我一面伤悼天才的消亡,
一面悲愤世界沉入昏茫;
料不到哭声又惊醒林鸦,
放出了哀歌倍增我的凄伤。
啊! 沫若先生! 你请安居天堂,
我不信黑暗的人间永无光亮!
天大的冰山有太阳消融,
遍地的野草有红火烧葬;
大陆若不会沉入海洋,
平等之歌终能够普天同唱;
那杀人吃人的虎豹豺狼,
明晃晃的钢刀岂肯容放?!
你待看二十年后的世界,
再不会如此惨白如此凄凉!
今日翻阅报纸,见沫若先生在上海遇难消息,不胜悲愤,因写此诗,不过中国报章的新闻屡常失实,希望此次亦复如是,我的诗只成一时感情的痕迹而已。1930年
【注释】 《凤凰》:即郭沫若的抒情长诗《凤凰涅槃》。
【赏析】 感情,是诗的灵魂,当诗人在极度悲痛或兴奋之时,缘笔而作,往往会成为千古绝唱。曹葆华的《悼》确实是情真意切的佳构,诗人读报,见郭沫若“在上海遇难的消息”,“不胜悲愤,因写此诗”以“敬献于沫若先生之灵”。虽然“消息”失实(诗人深愿如此),但诗人发自肺腑的“一时感情”凝成的诗篇却感人至深。
祭奠英灵,长歌当哭。诗篇直抒胸臆,倾吐对“伟大天才陨丧”的沉痛哀思,抒发对“绝世英强”的热烈赞颂,宣泄对虎豹豺狼的无比愤慨,显示诗人决然奋起的坚强意志。感情诚挚、强烈而深沉,诗人的感情波涛撞击着、感染着读者,引起人们的共鸣,郭沫若的形象和诗人自我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天悲地愁的夜里”,诗人独上荒丘。随着“呵;沫若先生”的一声呼告,诗人郁结的感情如洪流奔泻而下,无尽哀思,满腔激愤,化作对“灵魂的导师”郭沫若的缅怀与讴歌。讴歌他坚深的意志,明朗的智慧,豪壮的气概。缅怀他开拓文坛的丰功伟绩:“双手安定文坛的基石,荒野上筑起艺术的宫殿;一身披挂反抗的铠甲,在魔鬼的阵里横冲直撞”,成为青年“灵魂的导师”、“引路的星芒”。赞颂他毅然投身大革命洪流的献身精神:“立刻脱下长衫,换上短服,抛弃笔锥,提起长枪;大步踏上革命的战场,摧毁那阻碍平等的山嶂。”赞颂他面对血雨腥风不屈的斗争精神:虽几次乔装逃难,只身漂零海上,“仍高唱激昂的悲歌”,“不为黄金换卖了灵魂,更不怕钢刀刺上胸膛”。郭沫若的形象,在中国新诗坛上还是首次出现。诗篇塑造这一形象,用的是写意笔法,重在传神,意在抒情,神情合一,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烘托郭沫若的形象,突现其文坛旗手、革命先锋的特色。当然,诗人对郭沫若的礼赞,既是出于对郭沫若的崇敬,也蕴含着对文坛前驱、革命英魂的深厚感情。
“我”是贯穿全诗的抒情线索,自始至终有“我”的声音,“我”的真情袒露。这个与时代相通的“我”,使诗篇达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我”的经历、感情和感受是独特的,又能唤起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共鸣。“我”与“灵魂的导师”郭沫若同是生长在峨眉山旁、大渡河上,同受家乡山川风物的孕育。“我”幼年留居故乡,深感“人不自由不如山圈里的牛羊”,渴望展翅飞跃,“倾吐自由的欢歌”。当东瀛岛传来郭沫若那激情奔放的交响曲《凤凰涅槃》,“我”安息的灵魂为之震荡;大革命洪流,扬子江上郭沫若的战歌,使“我”忍受礼教束绑的哭泣的灵魂“乐得欢呼跳唱”,誓将鲜血洒在革命的旗上;不料风云突变,“我”绝望、迷茫,“把灵魂在典坟中埋葬”。是郭沫若“激昂的悲歌”,在“我”的梦乡“升起血红的太阳”,跟随他“高声欢呼自由的降临”。那知这时郭沫若正“滴血尘壤”,腥风传来,“我书中小小美丽的天地,顷刻间变成漆黑的罗网”。“我”椎心泣血,义愤填膺;“我”坚信革命人民手中明晃晃的钢刀岂肯容放那“杀人吃人的虎豹豺狼?!”“我”预言:“你待看二十年后的世界,再不会如此惨白如此凄凉!”这是二三十年代渴求自由、向往革命的一代青年的思想历程,是一代人的觉醒。“我”的感情的典型意义正在于此。同时,“我”又是郭沫若形象的有力映衬。“我”正是在郭沫若的诗篇与精神的感召、鼓舞下奋然前行的。
本诗的抒情格调悲壮、激越,具有一种悲壮美的色彩,这主要是由于郭沫若的高大形象和诗人沉痛哀悼的感情构成的。“呵,沫若先生!”这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面对着“你”那肝肠寸断的倾诉,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感染力;由悲而愤、而奋起,这又是一种豪壮之情。
诗篇结构精致,全诗十二节一百二十行诗由“我”对郭沫若的缅怀与赞颂串连在一起,从首至尾如独茧抽丝,浑然一体。每节十行,诗行整饬,隔行押韵,[ang]韵一韵到底,韵脚密集而清亮,富于音乐的旋律,再加上质朴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更增添了本诗的悲壮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