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歌·[清]许虬》原文与赏析

[清]许虬

居辽四十年,生儿十岁许。

偶听故乡音,问爷此何语。

这首诗仅二十个字,但却包含着无穷情感,引人产生许多感慨。家乡,是每一个人依恋、热爱的地方,“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粲《登楼赋》)这位远离故土、居住辽地四十年的主人公,已在他乡安居了,儿子也已十岁了,但是当生长在客地的儿子“偶听故乡音”、问父亲这是什么话时,这位主人公的乡思乡情不禁喷涌而来,化作了这首短诗。透过形象,我们可以感到主人公激动的内心及深沉的感慨。尽管诗中没有交代其他的背景,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余地:主人公为什么要远离故乡?为什么又久留他乡?为什么会“偶听故乡音”而引起儿子的天真发问?等等。从这表面轻松、近似戏语的诗句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主人公艰辛、苦涩、崎岖的人生道路。读此诗,我们可以想起异曲同工的一首唐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两首诗都从家乡语音这一点着笔来抒发思念家乡之情,一老一少,人物不同,但所挑选的细节却都很典型,因此艺术效果都很强烈。许虬的诗从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上,写出了人事的变化。由于诗人选取了特定的“居辽四十年”的环境,因而显得人事变化的大,由于以儿童问语的细节写之,更见出主人公内心的颤动。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是质朴自然中见真情,叙事形象中含哲理。许虬是清初诗人,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说他“诗学六代三唐,才情飙举,惜少持择,苦于不似。”张维屏《听风庐诗话》评此诗“极质极古”,都指出这一特色。“折杨柳”是古代民歌,全诗民歌风味浓郁,无生僻字词,更不用一典,几乎全是口语。但由于作者隐情于其中,通过小儿之天真发问与其父内心深情衬托对照,又使情感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了。手法、构思虽然是从唐诗中来,但能另辟新径,也算是一种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