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李孝光·观石梁记》鉴赏
予家距雁山五里,岁率三四至山中,每一至,常如遇故人万里外。
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从两家僮,持衾禂杖屦。冬日妍懊,黄叶布地。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腰隆起,若世之游方僧自撲被者,客冁然而笑。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类腐木根。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著霜正红,始见谓是踯躅花,绝可爱。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五峰集》)
雁荡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历代文人墨客对之多有赞颂之词。然而,此间最具发言权的,似乎还属生长在雁荡地区的李孝光。他写的《雁荡十记》,堪称雁荡奇景的最佳记述。本文即“十记”中的一篇。
作者是分白天、黑夜两段来写石梁奇景的。白日所见,是以静见动。如山口立石,见之为驮着行装赶路的和尚; 日暮鸟语,闻之为相互招唤着归去的山人。至晚间,便反过来以动见静: 白云流水般地拂过,风吹橡实落在瓦上,又转而坠地触动积叶,发出非人间的奇妙音响。这都是写动、写声,而其效果,却是愈发衬出一种奇特的静。以致游人“灯下相顾,苍然无语”,犹恐打搅了这份宁静。
此文的又一妙处,在于写景不忘写人,写人愈添景致。如文章起句,便写出作者的深情: “每一至,常如遇故人万里外”,顿使人对雁荡生出一种亲近感。再如其后遇僧状奇石,“客冁然而笑”,平添几多游趣! 最妙是在石梁饮酒,居然主客俱醉。其甚者,次日清晨仍恍恍惚惚,不知身在何处。这哪里只是酒醉,分明是醉在这奇美的景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