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驱猪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元好问《驱猪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金]元好问

沿山莳苗多费力,办与豪猪作粮食。草庵架空寻丈高,击板摇铃闹终夕。孤犬无猛噬,长箭不暗射。田夫睡中时叫号,不似驱猪似称屈。放教田鼠大于兔,任使飞蝗半天黑。害田争合到渠边,可是山中无椽术。长牙短喙食不休,过处一抹无禾头。天明陇亩见狼藉,妇子相看空泪流。旱乾水溢年年日,会计收成才什一。资身百倍粟豆中,儋石都能几钱直?儿童食糜须爱惜,此物群猪口中得,县吏即来销税籍。

这是元好问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诗人借农民驱除豪猪事件,对贪官污吏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元好问生于金朝末年,当时北边新兴的蒙古不断南侵,金宣宗为了避兵,在贞祐二年(1214),由中都(今北京市)迁往汴京。翌年,蒙古兵攻下中都,诗人也由家乡忻州迁居到河南福昌县的三乡镇(今河南宜阳县西)。宣宗兴定二年(1218),又移居到嵩山脚下的登封。这时金国形势已岌岌可危,统治者为了弥补北边的损失,便发动了对南宋的侵略,企图扩大南边疆界,维护其统治。自然这些庞大的军费都出在农民身上,贪官污吏也加强搜刮,于是使租税达到了平时的三倍多。弄得农民妻离子散,无法生活。诗人在登封的八年,有机会接触农民,目睹了这些黑暗现实,便怀着强烈的感情,写了这首《驱猪行》。

诗一开始,就写出了豪猪对农田的巨大危害。农民一年辛辛苦苦生产的粮食,都白白地填进了豪猪的口腹,自然不会甘心。他们搭架草庵,整夜地守在田里,击板摇铃,使犬用箭,但都无济于事,他们只有喊冤叫屈了。“睡中时叫号,不似驱猪似称屈”。这是多么惨痛的景象!它喊出了几千年埋在农民心底的沉冤,是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控诉,是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抨击。

紧接着又写出了另一种危害,为民祸患的还不只是豪猪,还有无数的田鼠和遮天蔽日的飞蝗。 “田鼠大于兔”、 “飞蝗半天黑”。灾害如此惊人,田里岂能还有庄稼!农民之苦,自是不堪言了。“田鼠”“飞蝗”当是衙役里正之流,故诗人特于其头上加了“放教”“任使”二字,见其后面还有主使者。主使者是谁?当然是统治阶级。 “山中无椽木”二句,把农民的苦楚又推进了一层。椽实山蓟本来就不是人吃的东西,现在连这也没有了,农民凭什么生活下去?这些害物的罪恶,真是磬竹难书。

“长牙短喙食不休”二句写出了他们的形象特征和贪婪性格以及对人们的危害程度。 “过处一抹无禾头”。妻子儿女看到这种狼藉情况,还有什么希望, 自然只有“相看空泪流”了。

不仅如此,人们遭受的灾难还不止是这一些,还有那不断的“乾旱水溢”也常常侵袭人们。如此一来,农民剩馀的粮食也不过十分之一而已。它能值几个钱?一年的食用怎么开销?农民此时真是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了。但农民还是要活下去。他们谆谆嘱咐着儿女,吃粥的时候,要十分爱惜粮食,因为这是从群猪口中夺回来的,何况明天县吏又要来征收租税呢!这是措词巧妙的一笔。它指出了统治者不关心民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首诗内容很深刻,它借用豪猪田鼠等恶物害人的特征,寓人于物,维肖维妙地刻画了贪官污吏的形象。它告诉人们,贪官污吏是披着人皮的野兽,是专喝人血的豺狼,其结果必是唤起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憎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首诗是起到了这个作用的。

作者在处理题材主次方面,深得其宜。豪猪之害是主要的,故这一部分用力最多,篇幅也大;其次是田鼠飞蝗,相对来说,这一部分分量要少;再其次是乾旱水溢,在灾情上虽是重要的,但它是天灾而非人祸,故只用笔略点,不做更多的叙述,以免喧宾夺主。

用字准确,也值得一提, “不似驱猪似称屈”。从字面看,“驱猪”是实体, “称屈”属虚拟;在内容上, “驱猪”属虚设, “称屈”却是实体。诗人只用了“似”与“不似”两个相反的字义,就把深刻的内容,准确地表现了出来。结尾部分的“糜”字,用的也很准确。“糜”是稀粥,表明农民已无粮食可用,故只能食糜。只此一字,就道出了农民的困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