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后庭花怀古(八首选三)·吕止庵|原文|赏析|鉴赏|译文|注释

·仙吕·后庭花 怀古(八首选三)

吕止庵

孤身万里游,寸心千古愁。霜落吴江冷,云高楚甸秋。认归舟,风帆无数,斜阳独倚楼。

长虹气未收,老天春又秋。逆旅新丰舍,羞登王粲楼。几多愁,白云飞尽,吴江日夜流。

功名揽镜看,悲歌把剑弹。心事鱼缘木,前程羝触藩。世途艰,一声长叹,满天星斗寒。

这一组小令题为《怀古》,实为抒发作者云游四海、无所归依、孤寂愁苦的伤秋之情。所谓“古”是作者触景生情和引起联想的素材,着眼点实际上是“伤时”。

第一首写羁旅思归的情绪。起首两句: “孤身万里游,寸心千古愁”把自己置于广阔和漫长的时间之中,在对比衬托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万里云游,孤身一人,更显得孤寂、凄冷,漂泊无定,千古愁思,聚于寸心,愈显得思虑深远,忧愁沉重,不堪承受。但引起这愁苦的原因,作者并未更多地披露,正面点明的只是一种秋肃降临、怀乡思归的怅惘心情。“霜落吴江冷,云高楚甸秋”。宋人朱熹曾有“春回楚尾吴头”的诗句,说春天到了长江流域一带,这里反用其意,说吴江(苏州河)落了霜,荆楚郊野天高云淡,秋天降临到长江流域。这种秋肃降临天下的气氛,使作者倦游了,便想到归家。“认归舟,风帆无数,斜阳独倚楼。”这三句用倒装句式,描写在夕阳西下、斜晖脉脉之中,作者独倚江楼,从无数帆船中,辨认着哪只是自己归去该乘的小舟,暗写其倚楼久望的目光,十分传神。同时,又以“独倚”二字,与开头“孤身”照应,使之更加具体、形象,用孤寂的情调贯注全篇。

第二首写悯时伤乱的情怀,在有意无意之间,似乎点透了前一首中所写“孤身万里游,寸心千古愁”的深层原因。开头两句,仍是说时光如流,夏季雨后的长虹仿佛还未消尽,春天还仿佛在目前,可早又到了秋季,然后说自己行踪动荡: “逆旅新丰舍,羞登王粲楼”,自己不久前还住在长安新丰的旅舍,可很快又云游到当年王粲曾作《登楼赋》的荆州。其中的深意,在于以自己的旅程怀顾了汉家天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新丰,是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迎其父于长安,其父思乡情深,于是汉高祖把长安附近的骊道改建成家乡丰的格局,并且把丰民迁此。旅经新丰,必然想到汉代的强盛时期。但这强盛时期,就如过客住店一般,转眼成了昨日。而到了荆州,难免想到王粲。当时已是汉献帝在位,是汉代最衰弱的时期,群雄并起,先有董卓,后有曹操,专权秉政,天下动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王粲“以西京(长安)扰乱,乃南至荆州依刘表”,刘表见王粲貌丑体弱,故不予重视。王粲很不得志,感时伤乱,有《登楼赋》之作。但当时虽是乱世,仍是汉族内争;而今,宋朝早已灭亡,元朝入主中原,因此作者觉得比王粲更多一层羞愧,不愿登楼眺望这大好河山。这两句隐晦、曲折地表明了作者的忧愁和痛苦所在。收尾三句: “几多愁,白云飞尽,吴江日夜流”,化用南唐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抒发作者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也很耐人寻味。

第三首借冯谖弹铗的典故,叹自己功名无望,前途渺茫的绝望。作者处处碰壁,事事不如意。为什么命运多舛?是因为“世途艰”,抨击有力而不动声色。曲中融入前人诗句,有助于伤今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