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昭君和番)》|出典|释义|例句
【出典】《汉书》卷九《元帝纪》:“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
又,《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下》:“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驩喜,……”又,《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知牙师者,王昭君之子也。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又,《西京杂记》也记载昭君故事,增加了画工索贿不遂而点破美人图的故事,画工毛延寿等在昭君出塞后,因此事弃市。
又,唐代变文有昭君故事,已加以想象创造,故事已具规模。至元代,马致远著名杂剧《汉宫秋》(今存),演汉元帝与王昭君恋爱故事,对后世很有影响。此外,关汉卿、高文秀、吴昌龄等均有演昭君故事的杂剧,并佚。又,历代文学家多有以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的作品。
【释义】王昭君为汉元帝时宫女,赐匈奴呼韩邪单于,为阏氏。昭君的故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逐逝演变,并不断赋予新的思想意义,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历代诗人有不少吟咏昭君的作品,他们借昭君身世从不同角度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句】①昭君路迷关塞雪,蔡琰胡笳月,往事惟心知,新恨凭谁说?(张养浩〔双调·清江引〕)以昭君与蔡琰的凄凉感情比喻自己的心事。②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战马空肥。(张可久〔双调·湘妃怨〕《怀古》)小令赞扬昭君“为苍生计”而去“和番”的行为。③来,来,来,浑一似嫁单于出塞明妃。(关汉卿杂剧《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第二折[梁州第七])张珪与妻分别,以此作比喻。④都是你个琵琶罪,少欢乐,足别离。为你引商妇到江南,送昭君出塞北。(马致远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第三折[搅筝琶])裴兴奴抱起琵琶,自怨自艾,说琵琶曲少欢多哀,曾送昭君出塞。⑤看今日昭君出塞,几时似苏武还乡。(马致远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三折[殿前欢])此剧正演昭君故事。写汉元帝留恋之情。⑥恰浑如也么哥,恰浑如和番的昭君出塞图。(佚名杂剧《风雨像生货郎旦》第四折[八转])张三姑形容拈各千户率众打猎,其场面壮大,像一幅昭君出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