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宋山水诗鉴赏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崇宁二年(1103),黄庭坚登上位于黄鹄山顶的南楼,极目远望,心旷神怡,以诗人特有的敏感,摄下了一组清美绝俗的鄂州(即今武昌)山水图。这首小诗,即是其中之一。
诗题中的南楼,又名安远楼,南朝宋时所建,与有“天下绝景”之称的黄鹤楼同在黄鹄山上,并为江夏名胜。它邻长江,接东湖,四周之山光水色,空濛潋滟,颇有迷人之态。楼外十里荷塘,当盛夏时节,亭亭翠叶,阵阵幽香,于那恼人的酷暑之中,分明透出一丝可人的凉意。这就是诗中“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所创造的意境,这是一个清静、优美而阔远的世界。作品以“四顾”二字发端,气势颇为豪迈,着一“接”字,显示出境界的阔大,可谓贴切之极,“光”令人想见景物的秀美。这两句描写使人想起柳永咏西湖的名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读罢山谷诗,大有“世人只道西湖美,那知东湖胜西湖”之慨。
“清风”二句是写南楼之夜。地处较高的南楼,四临旷野,清风明月,取之不禁,用之不竭。这本是南楼上最富特色的景物,而作品以“无人管” 三字来修饰,意义更加深刻。因为清风明月与整个南楼彼此交融,化为一体,登楼之人已不再把它们当作外在的景物,甚至不再欣赏它们。这里显然是化用苏轼《前赤壁赋》所写:“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不过,苏轼所写是将清风明月视为最可欣赏之景,而处于盛夏酷暑中的武昌,人们体味最深,最渴望的是凉爽,“一味凉”才是南楼之夜最主要的特征,是凭栏之人体味最深的感受。此时此际,无论山光水色,朗月清风,荷香芰气,均已化为清凉之境。这就是通感。诗人既道出了个人独特的感受,又深深抓住了读者的心理,处于盛夏的武昌,谁不了解“凉”字的可贵!
此诗一反山谷古拗奇崛,瘦硬排奡的风格, 而类似王昌龄、 李白的绝句,写得情致深美,韵味悠长。陈衍《宋诗精华录》说: “山谷七言绝句皆学杜,少学龙标、供奉者,有之,《岳阳楼》、《鄂州南楼》近之矣。” 可谓深得此诗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