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韩翃》原文与赏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古诗中以寒食为题材的作品不少。韩翃这首诗描绘了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唐代宫廷寒食节的风俗。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德宗时知制诰这个显职缺人,德宗欲与韩翃。当时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德宗御笔亲书此诗,并批道: “与此韩翃。”后成为诗坛佳话。

此诗的前两句写京城春色。寒食节正当暮春,大自然充满生机,景色格外明媚迷人。按古时风俗,寒食节户户门上要插柳,故诗人在众多的景色中选取“御柳”来加以描写: “寒食东风御柳斜”。御柳夭斜,随风飘拂,枝头白絮,遍地漫天。“飞花”之上冠以“无处不”三字,更见出春色满城,春意浓郁。在诗的构思上,起句首先点明春天,下面的“御柳”、“飞花”、“寒食”、“东风”,都从春字生发,而“飞花”、“柳斜”则与“东风”贯穿起来。从“御柳”又引出“汉宫”,“寒食”又为“传蜡烛”作张本。既然全长安城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象。前二句从长安城写到皇宫,都属一般性的风光描写,三四两句则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按古代风俗,寒食禁火。但百姓禁烟,宫中却灯火辉煌。傍晚时分,皇帝已派人将蜡烛颁赐到“五侯”之家。写赐烛用一“传”字,不但给人以动感,而且表示着挨个赐予。“五侯”,用汉代的典实,有三说:一指汉成帝封舅王谭等五人为侯,一指东汉外戚梁冀一族的五侯,另一指东汉桓帝时的宦官单超等五人同日封侯。这里以汉喻唐,以“五侯”借指权贵大臣。这两句写权贵大臣得到皇帝的恩典,在寒食节可以享受到“燃烛”的特权,既是写实,也暗寓讽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 “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者也。”此诗是否确如吴乔所说,有如此深刻的含意,可置不论,但此诗确能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愿望去创造一个“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从而可以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东西。

时方禁烟,乃宫中传烛以分火,则先及五侯之家为近君而多宠也。(唐汝询《唐诗解》)

不飞花飞字,窥作者之意,初欲用开字,开字下不妙,故用飞字,开字呆,飞字灵,与下句风字有情,东字与春字有情,柳字与花字有情,御字与宫字有情,斜字与飞字有情,蜡烛字与日暮字有情,烟字与风字有情,春字与柳字有情,五侯字与汉字有情,散字与传字有情,寒食字又装叠得妙。其用心细密,如一匹蜀锦,无一丝跳梭,真正能手。今人将字蛮下,熟玩此诗,则不敢轻易用字也。(徐增《说唐诗》卷十二)

首句逗出寒食,次句以“御柳斜”三字引线,下“汉宫传蜡烛”便不突。“散入五侯家”,谓近幸者先得之,有托讽意。(黄叔灿《唐诗笺注》)

韩君平“春城何处不飞花”,只说侯家富贵,而对面之寥落可知,与少伯“昨夜风开露井桃”一例,所谓怨而不怒也。(管世铭《读雪山房杂著》)

清明赐火,则寒食之暮,为时近矣。(吴昌祺《删订唐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