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原文与赏析

《李益·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原文与赏析

李益

其一

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管逐。

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

其二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这两首,前一首是古绝,后一首是规范的近体绝句。两首合为一组,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可能是诗人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或探索。但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时,却把两首合而为一,作为七古,题也改为《夜上西城听梁州》。今仍从《全唐诗》,作两首。

这是诗人从军塞北时,夜上西城所作。西城即西受降城的简称,该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梁州曲》即《凉州曲》,乐府《近代曲》名。原是凉州(州治在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以此调作歌词,内容是描写北方的塞上风光和战争情景,曲调悲凉。这首诗通过对在月下听《梁州曲》的生动传神的描写,抒发了边城征人凄凉、悲切的情怀,感人肺腑。

诗歌采用层层推进的手法,融情于景,以物相衬,把月下《梁州曲》的悲凉之情,一步一步地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先从自己写起:“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管逐。”“行人”即使者,指诗人自己,他是暂时来西城的,晚上住宿在城上。异乡独宿,本有一种孤独感,辗转反侧,难以入梦,此时忽听得在“双管” (古代吹奏乐器,又称双凤管)的伴奏下,有人唱起高亢悲凉的《梁州曲》来。诗人受到感染,睡意顿消,他走上城头一望,啊,“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空中一轮明亮的秋月,清冷的月光洒满雄壮的关塞和起伏连绵的群山,那歌声在群山中回荡,好象山山岭岭都有人在唱《梁州曲》,此起彼伏,声震霄汉,显得格外宏大、悲壮和苍凉。后两句作者没有写到自已,但我们可以想见,在这样悲壮的歌声中,当此情景,诗人也会黯然伤怀的。在充满激情的描写中,诗人内心的激动也见于言外。这四句中间用《梁州曲》的歌声和音乐声过渡,把境界从“西城”的一隅,突然扩大到浩茫无际的关山,把诗境拓展到了广远辽阔的空间,在悲凉中透出磅礴的气势,显现出豪壮的气概。

接着,作者把“行人”的感觉传递给“鸿雁”: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在明朗的秋空中,一队队大雁正高兴地从北方飞向南国的老家去,可是,当它们飞到西城听到《梁州曲》时,才刚听了一半,那悲凉的声音就使它们伤怀无已,再也不能举翅飞完遥远的征程,只好飞回去。这两句在前四句的基础上又进了一层。看来好象无理,但是,从情感逻辑上来推论,完全是符合诗中的主观感情的,读者似乎一点也不感到意外,这是无理中的有理。通过鸿雁的有力衬托,那月下悲凉的《梁州曲》,就显得更加感伤无限了。

最后,作者经过“鸿雁”这个中介,把感觉最终传递给“戍客”(长年驻守的戍边士卒):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金河”,在今内蒙古黄河北岸乌梁素海以北,西城以东,这里是指西城一带。诗人在城上眺望,看到那在凄紧秋风中高高屹立在山上的烽火台,那驻守在上面的戍卒,他们听到那悲凉、伤感的《梁州曲》,一定会比我、比鸿雁更加伤感的,将会柔肠寸断,愁苦得要死,因为他们与家乡远隔千山万水,驻守的时间又很长很长了啊!这是全诗的归趣所在。诗人通过层层过渡、推进,把一层深似一层的悲伤,沉重地落在“秋风百尺台”上的“戍客”身上,以表现赴边士卒长年在边地的无限思家之情和久居塞外的悲凉之意,诗行里回荡着深切的同情。这里面,是否还隐含着作者反对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灾难而希望和平呢? 可以启人深思。诗歌最后的“秋风百尺台”,与篇首的“西城”遥相对应,诗人似乎在久久注目,想到自己不久就要走了,连鸿雁也飞去了,而那长年驻守、有家不能归,在边地尝尽荒凉之苦的士卒,他们住在孤零零的烽火台上,又将如何度日呢?不难想象,诗人思念及此,恐怕会洒下潸然的同情之泪的。诗歌的结尾,为读者创造了特别鲜明的形象,留下了咀嚼不尽的情思。

这两首诗乍看来似乎平淡无奇,但仔细玩索,在质朴的形式中,却隐藏着独特的手法,具有精严的结构、婉曲的诗思和充沛的激情,极其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赴边士卒久戍思乡的愁苦和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也体现出作者娴熟的技巧和高度的匠心。这两首诗与他的名作《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等相比,也自有不可替代而值得认真玩味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