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原文与赏析
刘长卿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旧游。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正月,诗人刘长卿由长洲尉暂摄海盐令(今浙江海盐)。不久,因官风严正,遭小人诬谤,罢官入狱。出狱后,遣往洪州(今江西南昌)待命。次年秋,奉命贬为潘州南巴尉(今广东电白)。赴任前重遊当地有名的南朝古寺,即梁代内史萧子云为高僧慧远创建的寺院。诗人此时蒙冤受屈,远谪南荒,重遊旧地,满怀悒郁,在院内题写了这首律诗留念。
首联概写游寺开始的印象。上方是掩映在竹丛里的幽静禅房,门内展伸一条满布苍苔曾经踏过的旧路,今昔不同的感慨油然而生。次联选取寺内的重点文物进行观察描叙。寺院创建人萧内史的故居(旧山)正冷落在夕阳光里,而当年种植的古木如今也以萧瑟的秋容与人相对了。“空日暮”,“向人秋”两句的凄凉景象,写景中涂上感情色彩,分明反映出诗人此时悲苦落漠的心境。既是重游,又属雅士,寺僧定然相识,自有一番迎候款待。腹联便转写主客酬对的场面和诗人感情起伏的心态。上句写在桂花飘香,月明如素的禅房里,摆设斋宴,宾主洽谈,所涉无非人生世相,浮云富贵一类话题,诗人本来沉重的心情,一时可能暂得宽解,对目前的处境来说,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幸遇。“天香”,是指桂花,或受自骆宾王“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句的启发,也和目前秋的时令吻合。然而,在短暂“快然自足”的时刻,诗人又不免产生蓦然的警觉,意识到自己毕竟是获罪遭谴之人,王命催促,身不由己,很快就要被迫走上远谪岭外的艰苦征途,马上联想到今晚的“天香月色”禅房宴聚同明夜“叶落猿啼”的孤舟旅况对比,瞬息聚散,哀乐迥异,何其难堪!兴念及此,胸中的冤结,倍觉伤情,怨愤之思,不能自已,凝成了尾联婉而多讽的诗句:“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播迁”,即流放远谪之意。明知是件冤案,还要说是出于明主的恩诏,这“明主”二字,在诗人心中是要加引号的。他的讽意在此,看下句“白云何事”便明白了。“白云”是借用梁人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的诗意,陶诗是拒绝梁武帝诏他出山所写,后来竟获恩准,而诗人此时眷恋白云,却欲留不得。“何事欲相留”,是问白云,问寺院中洁处尘外的僧友:“这是为什么呢”? 诗人心中有数,白云、僧友也未必不清楚。“明主意”三字既含隐刺微意,也带有几分忠爱之思,说明诗人心中还有一定的儒家“诗教”影响,所以能将内心无可奈何的愤懑情绪,用温婉含蓄的语言道出,更觉悱恻动人。
此诗前两联写景,是融情入景;后两联叙事,是即事抒情。写景清秀多姿,叙情真挚动人,语言淡雅有致,命意婉而多讽。前人总评刘诗的风格说: “感情强烈,克制怨愤,写不遇之感清词妙句,令人一唱三叹。” (宋荦《漫堂说诗》)闻一多先生评此诗说:“写得情深意厚,怨而不怒,深得温柔敦厚之旨,开大历十才子之端。”都可说明此诗作为刘诗代表的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