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与赏析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是北魏时期敕勒族的古老民歌。这首歌的出现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公元546年,东魏权臣高欢带兵攻打西魏的玉璧,久攻不下,士卒死约一半,高欢本人也中箭卧病。听到军心动摇,高欢便硬撑着坐起,安定士众,并召集贵族集会。会上,令斛律金唱敕勒族的古老牧歌《敕勒歌》,高欢亲自和唱,一时感动得流下眼泪。这首歌原先是用鲜卑语唱的,后被译成汉语,从此流传千古。据史籍记载,歌子是546年唱的,但它的产生却很早。因为它不是斛律金的即席创作,高欢既能和唱,说明它流传已久。有人研究过,指出此歌的创作当在429年至525年之间,而以五世纪末的可能为最大。因为只有这一段时间敕勒族生活于阴山下的大草原上,而525年以后敕勒族内迁到今山西省北部地区,离开了阴山下的大草原,不可能创作出这样的牧歌了。所以说,《敕勒歌》是敕勒族古老的民歌。唯其如此,高欢才可能让斛律金引声高歌一曲以安定军心。

为什么这首歌引得高欢“哀感流涕”并能达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呢? 因为它用质朴而粗犷的笔触描绘了大草原辽阔苍莽、人畜兴旺的景象,引起了敕勒族人民对民族过去的兴旺景象的回忆,激发了热爱家乡、民族的深厚感情。

共七句,属于杂言体。起首两句大笔勾勒了敕勒族所在的草原的位置,境界特别开阔。阴山的概念比敕勒川大,这道山脉绵亘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南境一带,东西长约二千五百里,敕勒川是这个民族活动的一片平川,以族名称之。但歌者为了突出敕勒川,便把“阴山下”放在第二句。第三、四两句是站在草原中心向四外极目的即景,以粗线条描画天和地。由于草原十分平旷,四望无际,感到天象一个极大的蒙古包盖在原野上。“笼盖”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天地极大并在远处相连的景色,使“天似穹庐”的比喻得以扩张,变得十分准确。本来,“穹庐”只是一个蒙古包,用了“笼盖”就不觉其小,而觉其大。第五、六句,分承三、四两句,对天与地再次描绘:天色深蓝高远,明净如洗,草地碧绿辽远,茫茫无边。“苍苍”、“茫茫”,用了叠音,更增其程度。中间这四句十分传神地写出了天地的辽阔,流露出对于家乡的喜爱和自豪。最后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画龙点睛之笔,歌唱了家乡的富足、安定。长风时而吹来,草地绿浪起伏,呈现出一群群在深草中的牛羊。于此可见牧草之丰茂,牛羊之必然肥壮繁盛。读了此句,使人有一种欣喜之感:牛羊原来藏在深草中,那整个敕勒川的大草原上该有多少牛羊啊!“风吹草低见牛羊”诚然是传神之笔,但这个特写境头不能脱离前六句雄浑苍莽景象的背景。没有这一句,前六句只是死句;没有前六句,这一句也活不起来。从艺术美的创造上看,这一句与前六句动静对比十分强烈,前六句是大面积的静景。这一句是局部的动景,一句中连用三个动词“吹”、“低”、“见”,动态十足,生机勃勃,更衬出整个草原的辽阔、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