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仪
看花作画亦精神,传到双钩楚泽春①。
燕尾鱼鈂差后乘②,光风霁月认前身。
交从至淡方称契,品到无瑕始见真。
裁我瑶笺惭报语,不教青眼过埃尘③。
【注释】
①双钩:中国画技法之一,画家写生,先钩出茎干枝叶,而后设色。 ②鱼鈂(shen):建兰的一种。 赵时庚《金漳兰谱·品外之奇》:“鱼鈂兰十二萼,花片澄澈,宛如鱼鈂(按:鱼脑骨)。 采而沈之水中,无影可指。叶颇劲绿,此白兰之奇品也。” ③青眼:双眼色青,其旁白色,正视则见青处,斜视则仅见白。青眼即表示正视、重视。
【评说】
本诗选自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第二十二册。
王贞仪(生卒年不详),字德卿,清代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宣化太守王者辅孙女,诸生詹枚妻。十六、七岁随父宦历楚粤,出塞省视。尝从蒙人学骑射,通医理、星象、历算,工诗文。其诗质朴无华,感情真挚,“嘉定学者钱大昕重其学,以为班昭以后一人而已。”(胡思敬《十朝新语外编》)著有《德风亭诗钞》。
这首题画诗较为独特,既不同于一般的摹写画境,也异于借画抒情和阐发画理、画论,而是以画阐发人生哲理。诗先从作画时的主观精神状态写起,无论赏花,以及屏息凝神后提笔挥翰时,都是心潮澎湃,精神倍爽,全力倾注毫端,在双钩描摹中,无处不见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呢?“楚泽春”三字作出了明确的解答。爱国诗人屈原对兰蕙情有独钟,在《离骚》内时时用以自比自况,表现出高尚的“修士情操”。这一情操正是画家心中的理想,也是画上一丛素心兰传达的精神实质。然而作者非常担心,书法非吾长,欲以蚕头燕尾之笔意写鱼鈂奇品,恐难以称佳。即便如此,在清风明月,流光飞霁下,还是可以辨认其身。第三联两句便从画面生发开去,由兰之高洁清雅,论及交友之道:“交从至淡方称契,品到无瑕始见真。”为人行事,须如幽兰之无瑕,交友必须如兰之纯洁之极,方可相从相契。此正乃古人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也是对《庄子·刻意》中“淡然至极,而众美从之”的形象诠释,堪称警世明言。末二句亦是谦词,唯恐画艺不精而玷污了兰草和众人之眼。综观全诗,正如《闺秀诗话》所说:“寄托幽怀,殆即以自况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