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火焰山》原文与赏析

陈诚《火焰山》原文与赏析

陈诚

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

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

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市以东的一带山脉,东西走向长100公里,最高峰在胜金口附近,海拔851米。按理这只是一座普通的山,然而它却以那赤褐色的砂岩构成的云烟缭绕、如野火烧空的壮观景色而引人注目,因而有“火焰山”之名。围绕着这种天然的美景,整个吐鲁番盆地自汉唐以来还留下了不少人文古迹,并且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煽灭“八百里火焰”的故事也是以唐玄奘西天取经途经火焰山的素材创造出来的。因此,历代游客西驾丝路时,无不以亲睹烈焰腾腾的火焰山为荣,同时也留下了不少歌咏这一神奇胜景的佳章秀句。陈诚的《火焰山》七绝便正是这样一道诗篇。

“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诗的开头便以夸张的笔法描绘出远观火焰山时不同寻常的感受。诗人在《西域行程记》中曾描写:“ (火焰) 山青红如火焰,名火焰山。”到了诗中,这青红相杂的山色便俨然大火焚烧时的青烟缭绕中夹杂着的熊熊火舌,那炽热的气流滚滚上升,与天相接,烧遍了整个天空。这两句诗与唐人岑参的“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经火山》) 有异曲同工之妙。岑参的是以对仗的笔致写这西域边地火山炎热如火的景况。而陈诚的诗却是以先声夺人的笔调,直截了当地在开篇突兀而出一片烈焰腾升、大火烧空的场面来震慑人心,使读者只觉一股焚风扑面而来,气势压人。细细品味,才回过神来,感觉到他是在以大火烈焰比喻一座已然死寂的火山。

“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接着的三、四两句,诗人又从经行山下所得的感受来歌咏火焰山。祁韵士在《万里行程论》中记载:“胜金口,土石夹杂而生,色皆赤,壁立千寻,土人呼为火焰山。其地奇热殊常,不可耐,至闭人呼吸气,虽夜静亦然,往往行至中途有暍 (ye中暑) 死者。”由这段描述可见火焰山并不仅仅是因为此山石色如火而得名,更因为山前的温度也确实高于他处而成名。这是在日照强烈的西北沙漠地带形成的自然高温,再加上吐鲁番盆地凹陷其中,热量难以散发,就形成了这一地带昼夜高温的现象。诗人是在仲春季节经过火焰山下的,他便以“春光未半浑如夏”的感受生动地记下了火焰山炎热难耐的气候特点,最后紧跟一句“谁道西方有祝融?”以反诘的语气收束短诗。祝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火之神。诗人在这里以火神衬托火山,意思是火焰山的春日尚且炎热如夏,它本身便是一座火神之山,哪儿还会有什么西方的祝融神呢?

这首小诗,言简意赅,从远观与近行两个角度描绘火焰山,以夸张与反衬两种手法赞美火焰山,充分地展示了火焰山富有神奇色彩的壮观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