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入东林寺记》原文与赏析
袁宏道
江州半日程,抵东林。石路萦折,然犹未当山足。远公奥而庵之,宗、雷、陶、谢,叠足而崖窦之,虽微佳山水,固已心折。
殿前藕池,耘为稻畦,数年前,忽秀白莲一枝,妄意六时堂中人,当有来者,此一时也。
茶竟,听泉石上,遇其泓则漱,屿则坐,不觉至西林。时微雨,山色为云所扁,稍露半髻。独下雉诸峦,晴霞如彩,光射澄湖,冶波鳞鳞,西望良久,乃去。
《入东林寺记》是袁宏道所作庐山游记的六篇之首。作者精明强干,为官公正清廉。鉴于当时政治黑暗,党争激烈。屡请辞官归里,寻求“在山之乐”。万历二十八年 (1600) 七月,以礼部仪制司主事,奉使河南周藩瑞金王府掌行丧礼。事毕,回公安小住,旋即沿江而下畅游庐山。在庐山“穷览十日,足不亭屦”(《识庐山记后》),并作游记六篇。
袁宏道游庐山的第一个目标是东林寺。东林寺座落在庐山西北麓,南面匡庐,北倚东林,“中有大溪,自东而西,驿路界其间,为九江之建昌孔道。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右为三笑堂。” (徐宏祖《游庐山日记》) 寺院周围群山环抱,溪水回流,清泉叮咚有声,古松碧绿如盖,“秀挹庐峰”,为历代文人学者所向往,袁宏道更是“固已心折”。这篇游记独抒性灵,不拘格局,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充满对庐山的向往与留恋之情。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写江州至东林的行程和心情。据徐宏祖《游庐山日记》说,由江州到东林,需要“易小舟,沿江南入龙开河。二十里,泊李裁缝堰。登陆,五里,……至东林寺。”徐宏祖与袁宏道同时代而比袁宏道小十八岁。在当时交通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袁宏道游庐山所走的,大概也是徐宏祖所走的路。这条二十五六里的路虽然不算远,但要乘舟徒步,水陆兼程,几经周折,对一个士大夫来说,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可是,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十分轻松,欲到就到。“江州半日程,抵东林。”这个开头,虽是游记写作的必要之笔,但显得十分轻松利落,文笔简洁。作者在另一篇记中说:“当余初趋江州时,谪仙(指李白) 之飞瀑,小苏 (指苏辙) 之三峡涧,已奔注吾胸,如与阔友期。”开头两句的轻快调子,正是这种“如与阔友期”的强烈向往之情的具体表现。由东林山麓前往东林寺,还得走一段羊肠小路。这段鹅石铺成的小石路,斗折蛇行,盘桓而上。路虽难走,却挡不住作者的步伐。“石路萦折,然犹未当山足”两句,既表现了作者风尘仆仆,一鼓作气的神态,也写出了东林寺所处环境的幽深雅静。
作者对东林寺的向往之情如此强烈,事出有因。“远公奥而庵之,宗、雷、陶、谢,叠足而崖窦之,虽微佳山水,固已心折。”远公,指东晋名僧慧远。他初学老庄,后来师事名僧道安。太元九年 (383) 上庐山,倡导“弥陀净土法门”,与慧永、慧持、宗炳、刘遗民、雷次宗等十八人创设白莲社,营建东林寺。在山三十余年,被净土宗尊为初祖。“奥而庵之”指的就是慧远在东林建寺的事。东林寺是庐山寺院的“鼻祖”,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建成于太元十一年 (386)。唐会昌三年 (843) 废,大中三年(849) 复修。宋代曾一度改为太平兴国寺,徐宏祖游庐山时,“正殿夷毁”。陶,指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他弃官归田,隐居南村 (今庐山栗里)。相传他常到东林寺与慧远谈儒论道,“虎溪三笑”说的就是慧远送他过虎溪桥的佳话。谢,指刘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恃才傲物,独敬慧远。相传他曾到东林寺翻译涅槃经。微佳,略好。折,折服,羡仰。这几句是说,慧远选定这里建寺,宗炳、雷次宗、陶渊明、谢灵运踵足而来,先后到此筑室定居,尽管这里的山光水色还不是庐山的极致,单凭这么多名人向往这一点,就已经够我倾羡的了。这几句,通过对东林寺“固已心折”缘由的交代,巧妙地说明了这座寺院的来历及其影响。文字简练质朴,运笔颇具匠心。
第二段,写东林寺的神奇现象和未能目睹的遗憾。上一段,写了对东林寺的强烈向往心情,沿着这条感情线索,接下来,就应该把寺院的山水名胜一一收之笔端了。可是作者却惜墨如金,分外割爱,仅仅拈出莲池奇迹进行记叙。莲池,即白莲池。相传谢灵运在殿前东西各凿水池一眼,把白莲种于其中,以求加入净土。慧远认为他心杂 (热衷权势),没答应。稻畦,稻田。妄意,猜想。六时,昼夜。佛教把一昼夜分为六时。堂中人,在殿堂中念经的僧人。一时,偶然,不常有。这几句说,昔日谢灵运凿的白莲池早已平为稻田了,听说几年前忽然冒出一枝雪白的莲花,料想殿堂里的人,该有出来观看的吧,因为这是极罕见的啊。从谢灵运凿池种莲到作者游庐山的“数年前”,时隔一千一百六七十年。这期间,东林寺几经变化,早已“耘为稻畦”的莲池,竟会“忽秀白莲一枝”,这是十分稀罕的现象。这种奇迹出现的时候,除了堂中僧人有机会看到以外,山下的人恐怕就难有这个眼福了。作者独记这件事,以少胜多,既突出了中心,也表现了未能饱此眼福的遗憾,抒发了世事沧桑、上山恨晚的感慨。
这一段,既有目睹的记叙,也有耳闻的想象,虚实结合,叙议并用,笔法灵活,不拘一格,写景抒清浑然一体。从而把世事沧桑的感慨与由于“时不可为,豪杰无从下手”而产生的隐遁心情表现得含蓄蕴藉。
第三段,写游山的极乐和对庐山美景的无穷依恋。陶渊明写他的归田心情时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袁宏道为自己未能看到藕池的神奇现象而遗憾不已。其所以有此遗憾,就因为自己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拂袖去官,回到南山寻求“真意”,以致游不逢时,造成了像谢灵运栽种白莲,由于心杂而看不到它开出美丽花朵那样的遗恨。“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也像陶渊明那样“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好了。于是,“茶竟”,品完了庐山特产——云雾茶,便去尽情游观。“听泉石上,遇其泓则漱,屿则坐”。寥寥几笔,绘形绘神,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追求“在山之乐”的神情体态。“听泉石上”,是“石上听泉”的倒文。所以要“听”,就因为泉水流动之声悦耳动听; 所以能“听”,就因为周围环境寂静清幽,耳朵贴在石上可以品味出各种声音的奇妙。因此,这个“听”字,不仅绘形绘神,而且融景于人。泓,水深的样子。屿,本指小岛,这里指泉潭中似小岛模样的巨石。这几句,把纪行、写景、抒情融于一体,极富于诗情画意。“不觉至西林”一句中的“不觉”二字,写出了乐以忘劳的神情。西林,即西林寺,在东林寺之西,最初是晋代沙门竺昙禅室,太元二年 (377)慧永始建为寺。隋开皇年间重修,宋改名乾明寺。元代毁于兵火,明清几建几毁,现仅存一栋殿宇。由于风景的优美,历代游人不绝,题咏甚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七绝,就是苏轼游览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名篇。
对于西林寺,文章没有过多的具体描绘,只以“时微雨,山色为云所扃,稍露半髻”十三个字一笔带过。然后调转笔锋,写庐山的远景——“下雉诸峦”的山光水色。这样,既主次分明,突出中心,又能通过远景衬托,写出庐山“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多彩多姿。最后“西望良久乃去”一句作结,既与前面的“固已心折”照应,又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这篇游记,虽然流露了作者置身物外,独善其身的情绪,但情真景真,乐观爽豁,精练入化,详略得宜。纪事、写景、抒情都给人以“弦外有音,画外有境”的美感。